城市商业银行的引资之惑(2)
 伴随引入民资的进程,浙江省的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普遍提高。2003年,浙江省城市商业银行的平均利润约为2.15亿元,平均不良贷款率仅为4.76%。宁波市商业银行通过引入民间资本,资本充足率从5.61%跃升至10.8%;而温州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由建行初的24.33%降到2004年的5.55%。在这一过程中,民间资本对改进城商行的公司治理、管理效率和风险控制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浙江向来发达的民营经济和良好的信用基础环境,浙江城商行的“民营化”对银行业绩提升究竟起到多大的作用还难以判断。
   浙江城商行良好的经营业绩也仍然无法绕开民营股东的关联贷款。宁波市商业银行2004年年报显示其股东的关联贷款问题依旧突出。宁波市商业银行对其股东宁波富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宁波三星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贷款余额占资本净额的比率都超过了10%,对所有关联企业的贷款余额也超过银行资本净额的一半。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浙江城商行的民营资本会不会通过联合控制更加有效地操控关联贷款?然而从另一方面考虑,是否可以因由股权的多元化设计出更好的股东之间的制衡机制从而使关联贷款得到抑制?
   银联信风险分析师祁鑫博士认为,通过浙江城商行成功改组可以看出,股权多元化虽然可以通过内部机制的变革提高银行的绩效,但是银行经营的外部环境仍有重要的影响,虽然还难以判断这种影响的程度。发达的民营经济和良好的信用文化至少大大降低浙江城商行改革的阻力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