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079 0
2011-09-30

第九章作者主要是讲述了市场主导性金融体系中的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和体制转型。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是资本转移和风险传递。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是最主要的金融中介机构,资本市场在金融市场中占主导地位。商业银行是以资金为经营对象的金融中介机构,资本市场是以资金为交易对象的场所。资本市场是商业银行的重要筹资市场,商业银行是资本市场的重要投资者。此外,商业银行是资本市场的中介机构。资本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体现在:负债业务影响,资产业务影响,资本市场发展还推动了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行业的合作;资本市场对于商业银行的间接影响是资本市场的发展,资本是长得发展促进商业银行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资本市场的发展促进商业银行和企业始终保持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之后作者比较了美英德日的银行体制。之后作者针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现状,提出建议,指出中国商业银行的转型方式的选择为产品创新:资产产品创新、负债产品创新、中间业务创新;选择为体制创新:组织机构创新、内控制度创新。

第十章作者指出市场主导性金融体系中的非银行中介:风险过滤与价值发现。作者先是介绍了非银行金融中介的历史演变:会计事务所、证券信用评级机构、投资银行、机构投资者。现代金融体系中非银行金融中介的功能------风险过滤功能。进而中国非银行金融中介功能缺失及原因、风险过滤功能缺失及原因、资产定价功能缺失及其原因、风险与收益不匹配。重塑金融中介之功能需要做到:规范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市场的透明度;促使投资银行功能的复位;大力规范和发展机构投资者等。

第十一章作者主要讲述了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中的货币与信用:货币政策的动态分析。作者先是总结了一下货币理论的困境,总结来说就是“一个难题,两条路线,三种功能”。难题是货币是不是中性的,对于真实经济有没有真实影像?货币是不是金融资产?货币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两条路线主要是指:一条是侧重纯理论的分析,强调建立严格的模型,得出的结论也大多数为货币中性;另一种则是侧重货币的演进历史,侧重制度分析,倾向于货币非中性论。货币的三种基本功能是交易媒介、价值粗藏手段、计价工具。传统的货币理论分析有:一般均衡与货币数量论:货币是纯粹的交易媒介;凯恩斯逐一分析传统:货币选择与资产选择;新货币理论的货币计价单位功能;最后得出结论。

最后一章作者主要是论述了市场主导性金融体系的波动性和稳定性的分析。通过四个部分:阐明传统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中德风险特征;在资本市场主导性金融体系中的波动因素;市场主导性金融体系中资产价格波动引发宏观经济波动的机制;宏观调控视角谈如何建立市场主导性金融体系中的危及预警和政策防范。作者认为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中德累积性金融风险和爆发性金融危机,即认为银行的危机主要是累积性的,这是银行系统固有的脆弱性。其次,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中的波动源头是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市场性主导金融体系的产生一方面有效地化解了经济体系中的风险,另一方面,资本市场上各种金融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而产生了新的风险因素。之后,作者阐述了市场主导性金融体系中资产价格波动向经济体系的传导。并分别从企业视角、银行视角、管理层视角等分别进行了分析。然后作者描述了市场主导性金融体系中的危及预警与政策防范。资产借个变动引发金融危机的微观机制、引发金融危机的条件分析、资产价格与银行信贷综合预警指标的构建尝试、引发金融危机时的货币政策选择等方面作了具体的阐述。

到目前为止,对于这本书的粗略拜读就到此为止了。可以说,在前面几章的内容里,我还是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但是到了后面的几章,由于心态的急功近利的因素,自己并没有很好的细细品读,这本书想要读好还得再细细的读一遍,这一边可能要比较快速的。吴晓求教授的书还是很有系统性和可读性的,希望在图书馆借来的其他几本书也能像读这本书一样心情澎湃,获益匪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