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longfei090在2005-2-28 12:54:49的发言: 请看看老子的言论: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也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礼,是一种法律。应用于国策理论,翻译成通俗的现代汉语,我看大致意思就是“没有建立权力制衡的政治体制,就需要以德治来约束,德治难于维持时,就转而要求人们发扬克己精神并为他人考虑,这一点也难以做到就只好要求人们不要损人利己,连损人利己都无法加以克制,只有指望人们法律行事,法律是社会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再往前走一步就是天下大乱
先进性,可以视为一种德治。执政能力,可以视为一种法治。德治和法治相结合,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哪么,什么是道?三分即是道。三分也是和谐。
提一个建议,我觉得分析政治体制问题,首先应该看看政治学原理,作为外行人,看王惠岩主编的那本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前面部分就好。如果想用新眼光,那么用王浦劬主编的《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 不是吃饱了撑的,精力多的没事干,我正在分析政治市场问题,我觉得不懂政治学,分析政治市场简直是笑话。
现在我梳理一下从古到今对政治的解释,并同时简要评价。
1、政治是一种伦理道德(奴隶社会到封建前期)
评论:这是朴素的政治观,把政治,宗教,伦理道德融为一体。用六个字可概括其标准“真、善、美、假、丑、恶”,其实道德是柔性的非正式制度。
2、政治是法律现象(近代)。
评论:法律虽然也是刚性制度,但只是政治的一个部分
3、把政治看作权术和阴谋活动(近代)
评论:政治是科学(有规律)是艺术(讲方法),其实政治的核心是公共权力,其权威来自合法的暴力
4、政治是管理(现代)
评论:并不全面
政治其实是经济集中表现,是政治主体在公共领域的各种活动,是公共权力主体对国家和社会的统治以及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对公共资源的强制分配
没有详细写,将就看,如果提问我回答就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1 9:39:0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