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承压
    上周初我们已担心在市场避险情绪,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和中国参与者看跌情绪作用下铜价可能跌破每吨8,000美元。(参见9月20日报告《铜价:跌破年内交易区间?》)。
  价格整体变动幅度还是出乎我们意料,且我们预计近期价格动态可能仍会为宏观情绪所左右。
  避险情绪和需求端悲观情绪仍占主导地位,但供给端存在利好
    较低的铜价将进一步收紧铜废料可用性,而中国小矿(占全球供给的3%以上)的增速也可能下降。上海期货交易所时间价差有所扩大,且贸易升水猛增至超过每吨140美元,这与伦敦金属交易所连续收窄的时间价差和下降中的贸易升水形成鲜明对比。但一个风险是,在中国市场需求预期转弱的情况下,西方市场无法消化的金属分流至中国将使中国现货市场紧俏的局面缓解。
  其他有色金属价格关键在于中国边际供给
    中国是镍(镍生铁),锌(小型矿山)和铝的边际供应者。当前中国铝和镍的交易价格相当于其边际成本,而锌的交易价格甚至低于边际成本。中国的有色金属供应(特别是锌)将会受到冲击,由此将利好国内金属价格并转而通过进口对国际价格形成支撑,且当前进口套利窗口已对铝和锌打开。在当前环境下,这两种金属受到中国边际成本和西方较低可用库存的支撑,因此都比铜更具防御性。
  铜:下调基础案例
    预测虽然我们完全清楚未来几周将是发展的关键且宏观不确定性仍然很高,但鉴于三四季度西方需求的基本面可能已经恶化,我们仍对我们的基准情形做出调整,包括将2011年底目标价调至每吨8,340美元,将2012年平均价格预测调至每吨8,260美元。此基准情形假设欧元区系统性危机得以避免且经济增速虽低但仍保持正增长。而在我们的悲观情形中,一旦欧洲出现风险事件且2012年基本经济前景出现进一步大幅下调,供需关系将进入供给过剩状态且2012年平均价格预测将大幅下调至每吨6,310美元。与此同时,我们也对铝,镍和锌的基准情形预测做出调整,并对这些金属逐一进行了悲观情形分析(图表23)。
  (具体内容请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