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vagabond在2005-2-16 19:37:30的发言: 那么,老曹,你倒是用一百字说明一下什么是财富吧。不是物质,不是劳动,那是什么?马克思之前就认识到分配不会创造新的财富,边际效用论也只试图说效用决定交易的成败与否,你在里面打转不是辜负了你的才华嘛。你的理论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价值论的修正,谈不上是创新,有些地方还退步了。我之所以建议索然回到《资本论》第一卷卷首,就是认为他那样走下去,只会是技术决定论。微软公司掌握的不是最先进的技术,“苹果”早就提出并实现了图形界面的操作,但后者在市场上却输了。美国和欧洲只要不出售技术是不是就可以永远领先呢?那美国还建设在日本和关岛的军事基地干什么呢?你要继续走下去,只可能是一个结局:社会公平的实现要靠一代圣人的出现。都什么时代了呀。
比如,你提出什么“活劳动”的概念,那你还是认为财富的本质是劳动了?(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5265)“马克思也提出了劳动交换是商品交换的本质,但是他不仅没有由此真接切入到劳动上,反而引进了抽象劳动这个完全多余的概念。”那么你拿套方案出来切实提高中国的财富嘛。提高你个人的财富也好呀。马克思可没有这么说过。所以,我指出不能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李嘉图那里继承和发展的是劳动交换价值论(所以边际效用论不买账又打不倒马克思理论)。分工为什么能提高生产力?是不是一个人的活三个人做就是分工更细致?你得给出论证呀。“对国家而言,领导不断换届是保证国家活力的根本前提。显然,各届领导班子间的血缘关系越淡,则给国家带来的活力越大。”这是感想,不是论证,而且是胡说,专制是最有效率的政制,只不过气数不长而已。你的生产力提高了,交换不出去,那你的产品不是与垃圾一样吗?我们过去讽刺美国把牛奶倒掉。现在中国不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况吗?你如何解释呢(你不感兴趣)?
我那时与索然的论战没有告一段落,你老打岔,所以没针对你的研究发表看法。“此文被许多网站转发,包括德国网站。”(https://bbs.pinggu.org/dispbbs.asp?boardid=4&star=1&replyid=77212&id=11875&skin=0&page=1)不是讨论之道。“可是(以)说在已有的价值理论中,都可以而直接用其实体的真名字替代价值,而绝不影响其理论的说明和表述。如:在劳动价值论中,可用劳动替代价值而保证其原理不变,且表述更简洁;在效用价值论中,可用效用替代价值而保证其原理不变。”那你的价值论总得有个名称吧?“此时如假设A部门生产率提高一倍,其它部门的生产率不变,则A部门多创造的价值(或财富)将在各部门平均分配,于是一个部门得一点。这样对A部门而言,由于多创造的价值分给别人了,而其商品量又增加了一倍,所以其价格就得反比降低。”A部门为什么肯这么做呢?假设我的生产率提高了一倍,多创造了一千万的财富,分给十亿人后算是什么贡献呢?我还有什么动力继续提高生产率呢(即便我是先进的共产党员的话)。而且,生产率越高,价格越低,低到多少,会不会还不如不提高呢?
我觉得你人一是有点横,二点逻辑分层混乱,条理不清。我己说了我不能定义财富。
你问分工为什么能提高生产力?是不是一个人的活三个人做就是分工更细致?你得给出论证呀。我在“对Q=f·t简析”一文中不正是解答这个问题吗﹝也许解答不完备)?致于什么叫分工,你去问斯密,你如认为该定义有问题你就单独发帖。我说“对国家而言,领导不断换届是保证国家活力的根本前提。显然,各届领导班子间的血缘关系越淡,则给国家带来的活力越大。”本身就是论证我的原理,即如何处理论生产疲痨,可不是你说的“这是感想,不是论证,而且是胡说”。至于专制民主、卖出去否是另一个问题,你强调他们干嘛?
我的价值论叫劳动整体价值论,价值是指商品的多少,但由于商品的多少不能直接测度,所以简接测度生产商品的事件--------劳动整体,这就是Q=F·T的来由。
至于为什么能平均分配,这是由人的利他本性决定的,有那个部门因生产率提高而多生产的商品不是白送给其它部门了?你找个反例出来!
至于平均分配与积极性的矛盾,那是没有的,因为部门只是一集合,是纯彻的逻辑上的抽象概念,部门没有亏赚的诉求。积极性(竞争)只是针对企业这种明确个体而言的,那是微观经济学(或应用经济学)要说明的事,而非基础经济学要说明的。进入微观经济学(或应用经济学)范畴,平均分配确定平均价格,各企业价格将低于或高于平均价格,利润高低自有不同,积极得到奖励,消积受到惩罚。
现在你知道经典理论为何不能说均衡价格吧?均衡价格由我的平均化规律决定,与竞争无关。竞争、供求、稀缺等只是使交换价格(成交价)远离或复归平均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