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2011-10-3 13:21:33
Douglas W. Diamond:美国伊利诺州芝加哥市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 Chicago)商学研究所Merton H. Miller杰出教。Douglas W. Diamond specializes in the study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financial crises, and liquidity. His work has appeared in such notable journals as 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and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His research has been funded with grants from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and the Garn Institute of Finance.

He has taught at Yale and was a visiting professor at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e University of Bonn. He is a research associate of 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and worked for the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while a graduate student.

In addition to his roles as a researcher and professor, Diamond is a visiting scholar at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Richmond, a position he has held since 1990, and is on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f the Center for Research in Security Prices. Diamond is a former president of the American Finance Association and the Western Finance Association. He is also a fellow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and the American Finance Association. He joined Chicago Booth in 1979.

Diamond earned a bachelor's degree in economics from Brown University in 1975. He earned master's degrees in 1976 and 1977 and a PhD in 1980 in economics from Yale University.

李雪林(西李湾):
在许多年里西李湾遭到学界和政界普遍的歧视和排挤,他影响过无数人,但被某种说不清道不来的力量给束薄住了,对于一个新的理论,人们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当时李雪林发表论文之后,论文的重要性可能显示不出来。最近五六年,各界才通过不断地验证这一理论感觉到它的重大意义。事实最终证明他是对的,西李湾的理论创新实证了中国的发展历程。
    
  西李湾理论接受的过程,正是中国经济一步步发生转变的过程。中国经济运行的方向,转变为与他的方向日益契合。很多中国人真实地经历了从工业经济到金融经济的转变,经济的变迁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在短短6年里,中国变成了另外一个中国,都能看到中国的生活和文化的巨变,感觉到一个庞大的旧中国正在远去,只能看到一个背影,仿佛还能听到巨大的足音。想到伴随着政治课上的背诵,这些转变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发生,真是感觉世事沧桑。
    
  依据西李湾理论的经济政策在方向和思路上是正确的,在现实生活中显示了非凡影响力,贡献了原创性思想,为后人指明研究方向。也再次证明货币基础理论研究在整个经济学中的重要性,也激励更多的经济学家沿着这一思路发展下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3:24:45
这么多人猜测希勒啊
虽然我是搞金融的,也希望金融方面的得奖,但是希勒的理念更多是行为金融,是否强大成为主流还需要时间认可(当然现在是个认可机会)。
金融上实在没觉得行的了。

那就猜测计量吧
hansen,hausman,white都不错

另外宏观的萨金特,巴罗,还没得奖吧

阿西莫戈洛,虽然在我同学这里经常听到此君名字,可觉得太年轻,还轮不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3:44:50
期待“天才经济学家”让.梯若尔(Jean Tirole)获奖!他在产业组织理论、企业理论、博弈论、激励理论、国际金融和公司财务等多个领域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3:49:55
Douglas W. Diamond    美国伊利诺州芝加哥市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 Chicago)商学研究所Merton H. Miller杰出教授

  获奖成就:对金融中介与监督之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3:53:02
Jerry A. Hausman 美国麻州剑桥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系教授  他们对计量经济学的贡献,尤其是郝斯蒙模型设定检定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4:01:30
我希望是他,“天才经济学家”让.梯若尔(Jean Tirol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4:01:44
觉得Douglas W. Diamond获奖的可能性挺大:
Douglas W. Diamond美国伊利诺州芝加哥市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 Chicago)商学研究所Merton H. Miller杰出教授,近来学界对其在“金融中介与监督之分析(analysis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monitoring)”方面做出的贡献肯定较大,而且最近汤森路透的引文桂冠得主的评选中也有他。
想要进一步了解的童鞋,下面是这位兄弟的一点简介:http://www.chicagobooth.edu/facu ... rson_id=1282475008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4:03:54
李雪林被认为在今后必将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物之一。

诺贝尔经济学奖应授予中国经济学家李雪林,以表彰他在国债与税收,货币关系的理解方面所做的贡献。针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普遍落后状态,不少经济学家都在努力研究这种落后的原因以及摆脱的对策,中国经济学家李雪林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李雪林的研究破除了发展中国家金融阻滞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民众贫困,无力进行投资和消费,但离开资本的形成和消费的推动,经济难以发展,民众又只能留在贫困之中。在阐述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方面,李雪林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现代社会是金融的社会,也就是中央银行行长统治的时代。货币属性是当今世界最重大的金融基础理论前沿课题,中央银行就是通过货币政策影响整个经济社会。货币外生内生中性效应的发现在应用上为经济现象的诸多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为不同发展阶段国家找到经济对策提供了基础,货币属性将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固化在一条定理上,它无处不在,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今天货币属性测序已经成为金融社会发展的基石。货币属性定理是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理、爱因斯坦相对论比美的人类智力成果,相提共论的人类重大思想突破,为人类走上更高的文明铺上一层台阶,具有普世价值意义。

李雪林的理论揭示了货币先由外生,继而内生,最后中性的科学规律,从而为货币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和崭新的方向,也为发展中国家制定货币金融政策、推动货币金融改革提供了理论论据。新的基础研究成果常常为应用研究、新的技术打开通道,成为其前进的强大推动力。李雪林国债税收货币机制设计的理论与应用的研究为突破中等收入陷阱扫清了障碍,并在中国得到实证。

从1980年代起,李雪林在国债税收货币机制设计的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成为国债机制设计的权威学者。2006年李雪林的集大成之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西李湾版) 》在互联网出版,该文对相关主题进行了百科全书式的分析,该权威著作为他赢得了很高荣誉。西李湾十一五规划模型到现在为止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得出来的模型架构。一个经济模型建立之后,国家的所有经济政策必然都会围绕着这个模型展开。它将涵盖经济的方方面面,并且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经常进行完善和微调,其完整情和复杂性绝非一人之力可以完全参透。但只要找到了建模基础理念,即可演伸出千万的变化。如果我们可以窥得一角即可发现其中无限拓展,这也正是这个模型的魅力所在。在此之前,国内缺的就是这样对重大政治、经济框架制度做实实在在基础性研究的人,所以国家出台的重大政治、经济架构性制度往往跑调,走弯路甚至错路,实在是悲剧。

2006-2010年,中国经济和社会精准地按照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西李湾版)在走,未来至2020年,仍是如此。李雪林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总设计师。

李雪林被公认为是未来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诺贝尔奖都是颁发给那些开拓创新领域的有全新思想的人。李雪林是公认的领袖人物,他的理论是新的。李雪林的成功显示中国经济学家的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成果,来自突破的冲动。李雪林的著述和论文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用数据说话,且不让你感到枯燥。系统化的思维方式使人视野大大开阔,尤其是他对中国经济的独到见解,给人很大的震撼。数学能够应用到经济中,使经济学变得很有说服力。特别是数学方法、数学模型来解读经济学原理,使经济学更加精确与可以实验。把数量分析与应用社会科学的政策问题结合在一起,是从数量背景起步的,因此这是一个容易的转变。

李雪林的经济学学术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梦想成为一名历史学家,在学习历史学的过程中,历史学的多角度学术观点深深的影响了他,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深深地迷恋上了他后来为之奋斗一生的金融学。而且在金融研究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感觉到数学的重要性。国债是货币也是税收,李雪林证明了国债货币税收二重性。在2005年完成《答胡锦涛总书记献破解中国财政和经济能力低下之策》这篇文章中,这个理论得到很好的阐述。这篇文章是他的代表作,该理论认为。对所有从事金融研究的人而言,李雪林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颠峰。他通过一系列论文,直接冲击了长期占据主流的宏微观经济学,甚至被人认为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很长一段时间GOOGEL在对西李湾数百万搜索之首就是西李湾财政和金融革命,一场为打破发展中国家经济停滞不前的革命。作为对策论领域的大师级经济学家,它代表了经济学理论形而上的价值取向。《答胡锦涛总书记献破解中国财政和经济能力低下之策》为2006年4月人民网首页推荐文章,是真正有影响的发现或理论、金融理论的里程碑。在该文中,提出并证明了实施突破的充分和必要条件,他在证明充分条件时所构造的对策被称为“西李湾财政策”,广为流传。2010年,西李湾财政策实证了《答胡锦涛总书记献破解中国财政和经济能力低下之策》中国经济超过日本的预定模型。

互联网对人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不是物质上的更新,而是对人类精神领域的重大影响:任何人都有了面对所有人讲话的机会,任何真理都有了几乎无条件传播的条件。这是人类历史的第一次。李雪林的成功是互联网的成功。作为一个学识渊博、思想独立于研究机构之外敢于表达观点并带有的大学者,透过网络论坛批判时政,西李湾是李雪林的网名,西李湾这个网名长期是世界知名YAHOO、GOOOGEL搜索引擎的热门。

      李雪林是中国网特约评论员和《联合早报网》的长期撰稿人。这使他在国际社会获得了很高的声望。也正是他的这些文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西李湾是最懂经济本质和最能看清和把握宏观经济的人,也是极少的能和华尔街西方经济顶级大师真正较量并强于他们的人 。他的研究成果常常引起学术界的广泛争论。有评论认为,他在经济学理论和经验验证方面的非凡才华触动了一大批经济学家,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改变了经济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深刻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

李雪林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追逐者中呼声极高的一位。金融领域的一场革命,李雪林也成了当今世界上经济学家把自己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之中的又一极为成功的典范。在企业改革、人民币汇率等领域中都做出过开创性的贡献,构建了全新的理论框架,改变了整个产业经济学的发展方向。李雪林以他开创性的贡献赢得了国际盛誉,重视历史地理的根源,再加上他深厚的数学功底,很快就显示出了他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卓越的天赋和才华,他当时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

2005年-2007年,李雪林确立了在经济学领域中的领导地位。在这一时期,李雪林先后发表了《中国财政能力相当于国际标准一半的原因倒查》及相关的《战略十字路口的中国:帝国主义》等经典论文。2006年网易首页刊载的李雪林著作《六中全会中心议题:向百姓分钱2.2万亿》在国际金融界引起巨大反响。中国发行1.55万亿国债兑换外汇方案,并于2007年6月29日由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成功通过,一次空前的国债,创造了世界金融史上的神话。2008年11月9日,国务院通过4万亿公共投资方案。李雪林是那两次世界关注成功案例的“帘后英雄”。 曾经有很多人断言,中国人得诺奖,机会最多的是经济学领域,因为中国的经济学家为成功的经济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李雪林关于15500亿国债和四万亿投资的建议,其实也不是一提出来就采纳的,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政府和经济学界也进行了反复论证的。

李雪林之所以成功,在于他懂得现实政治,并将经济对策与政治现实巧妙结合。经济学家短期是通过媒体途径影响政府的决策,长期则是通过自己的文章和研究成果影响。因为政治家不愿意听取意见,他们清楚自己的利益,而经济学家的建议不一定符合他们的利益。所以经济学家提供想法供人们讨论,过了一年,二年,结果显而易见。但是短期的效果不明显,尤其是一些新思想,通常会遭政治家的排斥。最终,李雪林的国债和公共投资方案脱颖而出,被中国决策层采用。他的方案被采用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正如所有人已经看到的,他的方案是本领域的杰作。然而,仅仅是一个好的方案不是被采纳的充分条件,因此第二个原因是李雪林出色的表达和说服能力。事实上,在李雪林最初提出他的国债方案和公共投资方案的时候,中国财政金融主管们根本无法理解如此复杂的动作规则,他们无法预知这样的国债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李雪林运用他的非凡的说服能力为官员们解除疑虑,他将复杂的国债机制中的各种机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给他们,让他们确信,他的方案是可行的且是非常有效的。

李雪林是值得尊敬的独立思考的中国人!是一个所作所为结合了对历史的忠诚与对未来的精明展望的人,这个国家需要这样的人进行独立思考的启蒙教育。在关乎国家最高利益的问题上,他总是能够作出符合实际的决断,而不是带着理想主义的态度去评判一切。他见解仍是至关重要的,把自己的思想抽丝剥茧汇总并梳理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可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这些见解已经渗入了当今决策者的思想里。

李雪林的很多建议,都非常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可以说是真正的理论创新。 对政府来讲,西李湾学说可为民众展现其能力、信心、责任心和控制力。这个情形也是一个供给,一个需求,配合得很默契。西李湾可能是错的,但是却被政府一见钟情,久久不能忘怀。这种政权和和其推行的政策思想的结合让我想起了中国历史上历代封建政府皆奉为瑰宝的儒家思想。

注:
1、华文传媒在葡萄牙、西班牙捅有三家报纸,欧浪网是其门户网站,对欧洲华人主流社会具有巨大影响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4:05:20
西李湾在基础理论上方面的突破有,发现实证了,一、货币属性,二、中国经济增长定理,三、货币之锚。2、经济学应用方面,一是2007年6月29日,全国人大通过的15500亿国债,二是2008年11月9日,国务院的4万亿公共投资。这都来源于西李湾的理论推导和数据计算。3、在计量经济学方面:国际油价,2010年中国经济超日。
支持西李湾同志,他悟到了少年中国的含义,当年的少年日本用了几十年就成了亚洲霸主,而老气横秋的中国被一群阴谋诡计的假精英误国,导致甲午失利,导致大半个世纪的凌辱。少年中国,需要西李湾这样的少年心态,不需要假精英的误国,少年日本的确用了几十年就崛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4:05:26
诺贝尔经济学奖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而是由瑞典银
行在1968 年其成立三百周年纪念之际增设的,全称应为“瑞典银行纪念阿尔弗
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银行每年提供与当年诺贝尔奖金相同金额的奖
金,交由诺贝尔基金会统一使用。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评选颁
发,其获奖候选人的推荐、奖金的评判和授奖仪式等规则,基本与其他诺贝尔奖
一致。诺贝尔经济学奖1969 年第一次颁奖,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兰人丁伯根共
同获得,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弗里德曼等人均获得过此奖。
1969-2006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简表
获奖年份 个人简介 获奖缘由
2006 埃德蒙德·菲尔普斯(Edmund S.
Phelps),美国人,1933年出生。
研究宏观经济跨期
决策权衡领域,有助于人
们更加深刻地理解通货
膨胀与失业预期的关系、
经济政策短期影响与长
期影响之间的关系。
2005 罗伯特·奥曼(Robert J. Aumann),
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1930年出生
于法兰克福。
倡导和发展了理性
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
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
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
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
到的见解
托马斯·谢林(Thomas C. Schelling),
美国人,1921年出生。
2004 费因·基德兰德(Finn E. Kydland),
挪威人,1943 年出生。
对动态宏观经济学
做出了贡献:揭示了经济
政策的时间连贯性和商
业周期的驱动力量。
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C.
Prescott),美国人,1940 年出生。
2003 罗伯特·恩格尔(Robert F.Engle Ⅲ)
美国人,生于1942 年。
建立了描述经济时
间序列数据时变波动性
的关键概念:自回归条件
异方差(ARCH),并发展
了一系列波动性模型及
统计分析方法。
发现非稳定时间数
列的特别组合可以呈现
出稳定性,从而可以得出
正确的统计推理,并据此
提出了根据共同趋势进
行经济时间数列分析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4:10:29
ANNE O. KRUEGER
Herald L. And Caroline L. Ritch Professor in Humanities and Sciences (Emeritus)

Ph.D., M.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A.B., Oberlin College.

Current Research: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orrup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referential trading arrangements and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the role of multilateral institutions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Representative Recent Publications: (1)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s an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1998; (2) American Trade Policy: A Tragedy in the Making,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1995; (3) "Trade Policy and Development: How We Lear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rch 1997.

Teaching Interests: International trade, links between trade policy and development, political economy of policy formulation.

Professional Affiliations: AEA, Econometric Society, Royal Economic Society,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4:12:03
三窟兔子 发表于 2011-10-3 13:53
Jerry A. Hausman 美国麻州剑桥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系教授  他们对计量经济学的贡献,尤其是郝斯蒙模型设定 ...
豪斯曼检验为一些检验提供了思路,很有开创性,支持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4:12:21
不知道阿西墨格鲁拿过没有?我支持他(Daron Acemoglu),麻省理工教授,我看过几篇他在AER上面的文章,很经典,很喜欢财富的逆转一文,详细了解http://wenku.baidu.com/view/4d56c0d226fff705cc170a72.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4:12:30
 Jerry A. Hausman  美国麻州剑桥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经济学系John and Jennie S. MacDonald教授
  Halbert L. White, Jr  美国加州拉荷亚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La Jolla)经济系Chancellor's Associates杰出经济学教授
   获奖成就:他们对计量经济学的贡献,尤其是郝斯蒙模型设定检定法(Hausman specification test)及White standard errors tes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4:14:55
Douglas W. Diamond  美国伊利诺州芝加哥市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 Chicago)商学研究所Merton H. Miller杰出教授

  获奖成就:对金融中介与监督之分析

  (英文原文:For his analysis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monitoring)

  Anne O. Krueger  美国华盛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Paul H. Nitze高级国际研究学院国际经济学教授

  Gordon Tullock  美国维吉尼亚州阿灵顿乔治马森大学法学院(George Mason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法律与经济荣誉教授

  获奖成就:他们对于寻租行为及其意义的阐述

  (英文原文:For their description of rent-seeking behavior and its implications)

  Jerry A. Hausman  美国麻州剑桥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经济学系John and Jennie S. MacDonald教授

  Halbert L. White, Jr  美国加州拉荷亚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La Jolla)经济系Chancellor's Associates杰出经济学教授

  获奖成就:他们对计量经济学的贡献,尤其是郝斯蒙模型设定检定法(Hausman specification test)及White standard errors test

  (英文原文:For their contributions to econometrics, specifically the Hausman specification test and the White standard errors tes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4:18:54
Douglas W. Diamond  美国伊利诺州芝加哥市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 Chicago)商学研究所Merton H. Miller杰出教授

  获奖成就:对金融中介与监督之分析

  (英文原文:For his analysis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monitoring)

引自:2011年诺贝尔奖类别的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得奖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4:19:49
我也觉得巴罗吧,很看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4:21:12
耶鲁大学Robert Shiller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4:32:05
也参与猜测一下吧,Martin Weitzman。可能获奖的原因,主要归功于他在环境经济学,特别是在气候变化经济学方面的贡献。

Martin Lawrence  Weitzman (born April 1, 1942, in New York City) is a well known-economist and a Professor of Economics at Harvard University. He is among the most influential economists in the world according to IDEAS/RePEc. His current research is focused on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specifically climate change and the economics of catastrophes.

Weitzman

1. Personal
Weitzman received a B.A. in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from Swarthmore College in 1963. He went on to receive an M.S. in Statistic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 from Stanford University in 1964, and then attended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here he received a Ph.D. in Economics in 1967.

2. Research
Weitzman's research has covered a wide range of topics including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Green Accounting, Economics of Biodiversity, Economics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Discounting, Comparative Economic Systems, Economics of Profit Sharing, Economic Planning, and Microfoundations of Macro Theory.

Much of Weitzman's current research is focused on climate change. Traditional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climate change looks at the costs of reducing global warming (the cost of reduc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versus the benefits (potentially stopping or slowing climate change). However, in most analysises, the damages that would stem from dramatic climate change are not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eitzman has added dramatic climate change to the cost-benefit analysis to show that immediate measures must be taken in regards to climate change regulation.[1]

Weitzman's past research was focused on fixed versus profit sharing wages and their effect on unemployment. He proposed that when firms use profit sharing wages, meaning employees receive higher wages when a company is doing well, firms have lower rates of unemployment and do better during recessions.

Another topic of research that Weitzman is well known for is his study of price versus quantity controls. Weitzman proposed a theory that when faced with uncertainty the relative slopes of the marginal benefits versus the marginal costs must be examin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which type of control will be most effective. For example, in the case of pollution, the relative slopes of marginal costs and marginal damages must be examined (the marginal benefits are the avoidance of the marginal damages). His research showed that if the slope of marginal costs is steeper, price controls are more effective and if the relative slope of marginal damages is steeper, then quantity controls are more effective.

3. External links
http://www.economics.harvard.edu/faculty/weitzman
http://ideas.repec.org/e/pwe175.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4:34:29
可能是ugene F. Fama,近年来chicago的实力不容小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4:35:19
可以参照一下去年的类似奖项的在美国的授予情况来做出相关推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4:36:29
支持一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4:40:51
Douglas W. Diamond

Douglas W. Diamond specializes in the study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financial crises, and liquidity. His work has appeared in such notable journals as 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and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His research has been funded with grants from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and the Garn Institute of Finance.

He has taught at Yale and was a visiting professor at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e University of Bonn. He is a research associate of 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and worked for the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while a graduate student.

In addition to his roles as a researcher and professor, Diamond is a visiting scholar at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Richmond, a position he has held since 1990, and is on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f the Center for Research in Security Prices. Diamond is a former president of the American Finance Association and the Western Finance Association. He is also a fellow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and the American Finance Association. He joined Chicago Booth in 1979.

Diamond earned a bachelor's degree in economics from Brown University in 1975. He earned master's degrees in 1976 and 1977 and a PhD in 1980 in economics from Yale University.
Selected Publications

With Raghuram Rajan, "Money in a Theory of Banking,"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rch 2006).

--------------------------------------------------------------------------------
With Raghuram Rajan, "Liquidity Risk, Liquidity Creation and Financial Fragility: A Theory of Banking,"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April 2001).

--------------------------------------------------------------------------------
"Monitoring and Reputation: The Choice Between Bank Loans and Directly Placed Debt,"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August 1991).

--------------------------------------------------------------------------------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Delegated Monitoring,"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July 1984).

--------------------------------------------------------------------------------
With Philip Dybvig, "Bank Runs, Deposit Insurance, and Liquidit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June 1983).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4:47:44
我也猜保罗.罗默.作为经济增长理论大师,他获奖可能性很大。也早该得奖了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4:53:24
猜保罗罗默,鉴于经济增长方面的贡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5:01:53
保罗·罗默(Paul M.Romer);是经济增长方面的专家,最重要的工作是在经济增长领域。

  罗默在1986年建立了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把知识完整纳入到经济和技术体系之内,使其做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罗默提出了四要素增长理论,即新古典经济学中的资本和劳动(非技术劳动)外,又加上了人力资本(以受教育的年限衡量)和新思想(用专利来衡量,强调创新)。
  新增长理论的主要建立者是罗默(1986)和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1988),探讨了纠正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局限性的一些可能途径,用内生的技术来解释经济的增长。罗默在内生增长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导致了经济增长分析的全面复兴。该理论的主要思想最早体现在罗默1983年的博士论文中,发表在1986年的《政治经济学期刊》(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上,提出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探讨了纠正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局限性的一些可能途径的论文,重新激起了经济学界对经济增长理论兴趣。
  1992年罗默在世界银行发展经济学年会上进一步把上述思想运用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的研究中,并认为:能否提供和使用更多的创意或知识品,将直接关系到一国或地区经济能否保持长期增长。例如,毛里求斯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实施了开放政策,吸引了香港的企业家把新思想和知识品运用到那里,从而带动了该国经济发展,摆脱了赤贫状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5:02:07
obstfeld M他开创了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5:16:29
保罗罗默 吧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5:24:03
希勒在金融市场、行为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不动产、统计方法以及市场公众态度、意见与道德评判等方面,著作颇丰。1989年写的《市场波动》(Market Volatility,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对投机市场的价格波动作了数学分析和行为分析;1993年写的《宏观市场:建立管理社会最大经济风险的机制》(Macro Markets: Creating Institutions for Managing Society’s Largest Economic Risks,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提出了多种新的风险管理合同,如国民收入或不动产期货合同,这将会引领一场适应现代人生活水平的风险管理领域的新的革命,此书获得1996年 美国教师保险与年金协会-大学退休证券基金 (TIAA-CREF)萨缪尔森奖项;另一本书,《非理性繁荣》(Irrational Exuberance,2000年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由百老汇图书出版)对1982年以来的股市繁荣作了一番分析和说明,并获得了2000年共同基金(Commonfund)奖项,被纽约时报评为非科幻类最畅销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5:38:14
Clive William John Granger  &  Roselyne Joyeux
http://en.wikipedia.org/wiki/Clive_Granger
论文:Granger, C. W. J. and Joyeux, R. (1980). "An introduction to long-memory time series models and fractional differencing". Journal of Time Series Analysis 1: 15–30.
Jonathan Hosking
http://www.research.ibm.com/people/h/hosking/
论文:
Hosking, J. R. M. (1981). Fractional differencing. Biometrika, 68, 165-176.
Hosking, J. R. M. (1996). Asymptotic distributions of the sample mean, autocovariances and autocorrelations of long-memory time serie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73, 261-284.
他们杰出的成就是提出最经典的长记忆模型ARFIMA(0,d,0)序列,成为金融计量、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领域的前沿问题,长记忆模型是分形市场假说等新的金融理论的数理模型基础,是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数理模型基础的拓展和广义化。但是Clive William John Granger(September 4, 1934 – May 27, 2009)In 2003, Granger was awarded the Nobel Memoria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recognition that he and his co-winner, Robert F. Engle, had made discoveries in the analysis of time series data that had changed fundamentally the way in which economists analyse financial and macroeconomic data.
所以,Jonathan Hosking和Roselyne Joyeux可能获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