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失业率首先是由弗里德曼提出来的,大概是指市场出清时的失业率。市场出清状态,就是供求平衡状态,总需求和总供给都处于均衡水平,因此价格水平一定,就没有通货膨胀了。这是一种静态模型下的理解。
实际上,总供给和总需求总是不断变动的(一定社会状态下,潜在产出水平不变,而实际产出水平是变动的),那么偏离均衡点以后的调整过程是:首先价格变动,价格变动导致通胀或者紧缩(一般是通胀),由此导致工资和物价的水平变动,然后生产者根据物价水平确定生产成本,来决定是增加或减少工人雇佣量,或者调整工资水平,这会造成周期性的失业,导致实际失业率对自然失业率的偏离。但是长期来看,失业总是趋向自然失业率的。这时的自然失业率是指动态的一般均衡下的失业率,就是在一定的通胀水平上,市场均衡的失业率。美国近年的研究表明,美国的自然失业率有上升的趋势,这就是为什么在同样的通胀水平下,美国的失业率比以前高(主要指美国30-70年代)。自然失业率也能比较好的解释美国的滞胀问题。
要更多的了解自然失业率,可以看下弗里德曼的著作(他好像是货币学派还是新货币主义的代表?)和货币学派的东西。他们认为长期来讲,货币是中性的,因此宏观的经济政策只能对失业作中短期的调整,要降低失业,必须搞职工培训,再就业指导之类的东西,等等,不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