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195 3
2006-11-16
10月25日,山东齐河县警方侦破一起案件,今年以来有33人通过假冒的县委书记签名,进入该县各个党政机关。经查证,只有小学文化的无业游民时国祺,雇用他人仿冒县委书记的签名,不仅把自己和妻子“安排”进了审计局和劳动局,还收取他人钱财将多人安排至党政机关。(11月15日《新京报》)
  
  读了这条新闻,笔者不免产生诸多疑问。
  
  疑问一:书记为何长期违反程序行使行政一把手的职权?这些年,国家对政府机关人数控制很严,人员编制非常紧张。按照程序,拿着工作申请进机关的必须有县编制委员会主任签字,县编委主任通常由县长兼任。在齐河,县编委主任由县长刘建国兼任,各部门进人应该由他来签字。然而实际上,齐河进人一直由县委书记李凤臣来负责签字,理由是“党委负责制”。“党委负责制”是对的,但他并不能成为长期违反组织原则、党政不分的理由。县委书记和县长各有分工,对此,本有明确的程序规定,又怎能以“党委负责制”作为借口,让书记大权独揽、“千斤重担一肩挑”呢?是不是我们所有的党政机关都可以取消分管领导,全由书记一人直接领导,一言九鼎呢?这不是在为书记制造腐败的机会吗?
  
  疑问二:党政机关进人就只凭领导的一个“签名”?首先,人事部门存在一个查核不严的问题。与本部门工作相关的领导签字笔迹,办事人员应该非常熟悉,甚至应该请领导预留印鉴样本,以备在工作中拿不准时进行比对、判定。而且,领导的每一笔签字也应该有相应的记录,要定期与接收领导签批文件的行政机关进行核对,以杜绝工作中的各种差错和疏漏。而这一切,在齐河都没有。而更让人不免要质疑的是,凭什么只要领导签个字,就可以不通过正式的考核录用人员?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使命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对其素质本该有严格的要求,公开考核则就是保证录用人员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在一些地方,考核并没有被严格地执行,因此才出现领导的一张条子胜过学历文凭、考核成绩、实际能力的现象。
  
  疑问三:县委宣传部长为什么说“原本可以把案件压下去”?公安机关对案件进行侦查是在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凭什么政府机关说“压下去”就可以“压下去”?出了问题,要敢于直面,总是想着遮掩,想着文过饰非,如何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地正值“换届前夕”,有关部门想要“把案件压下去”也许是出于保护领导干部、维护稳定的考虑。但是,33个人靠着伪造的县委书记签名进了机关工作,其中主犯的最高学历只有小学二年级,出了这么大的问题,各级领导干部没有责任吗?那么多人上当受骗,那么多家庭牵涉其中,如果问题不能尽快妥善解决,这不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吗?
  
  本该行使“批条子”权力,却被书记取而代之的县长刘建国表示,此案是个严重的教训,同时也是个意外事件。“严重的教训”的确不假,能认识到这一点还算令人欣慰。但所谓的“意外事件”之说,笔者实在无法认同,制度上存在漏洞,实际上就等于门户大开,等着投机取巧、浑水摸鱼者来钻营。我们平时使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也经常被发现存在系统漏洞,难道你能说那一波又一波的病毒攻击都是“意外事件”吗?这次,齐河出了事,被曝了光,可是所反映出来的党政机关人员录用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也许并非齐河所独有。如果在各地都认真查一查,难保不会发现跟齐河相类似,甚至更为匪夷所思的荒唐事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1-17 11:49:00

人治特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17 18:59:00

人治特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0 12:27:00

这说明在很多地区,尤其是基层,监督薄弱的条件下,任人惟亲的情况还比较常见。作为社会服务部门,如果充斥着大量不合格管理人员,不但不会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反,很有可能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