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3319 5
2006-11-16

中西教育方式上确有所不同,西学更强调开放式教学,课题交给学生,推荐一些资料文献,然后让你自我主导,自学自研。我也以为,学问学问,学要肯问。读中存疑,学中质疑,悟中求异,在读、学、悟中求“学问”——或许这更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如何适应“放养”式教育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6-11-16

似乎一提起在英国攻读博士学位,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时间短。报刊纷纷说在英国读博士只需3年时间——相对其它国家4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事实上“3年读博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博士学位能否顺利到手,关键是自己的课题研究进展如何。这又与学习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圈养放养

从学习方式上来讲,有些刚从国内过来的朋友可能一开始不太适应放养,至少我刚开始读博时就是这样。有人比喻说中国国内的教育方式是圈养式,西方则是放养式。虽然觉得不是特别贴切但很形象。

我对所谓放养的理解完全来自于自己的经历。导师把课题给你大概讲一下,然后推荐一些参考文献,接下来就得自己对项目完全负责了。博士课题能进行到什么程度,几乎完全得看学生自己。研究组里每人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重叠的不会太多;导师虽然是课题的总负责人,但不太可能对诸多具体问题面面俱到,甚至导师很可能根本没有涉足到具体的细节。所以很多东西还得靠自己——这也正是英国教育培养学生的一个特点。

怎样才能尽快拿到学位?

现在在拿到博士学位后,想想自己3年多的学习生活,觉得有这么几点体会可以和将要来英国攻读研究类课程或对这类话题感兴趣的朋友们分享一下。

对于一个长达三四年的研究课题,站在起点,是很难看清过程和终点的。

首先掌握好课题宏观规划

这个规划可能一直伴随着几年的博士学习。极少会有人代为安排每天的研习内容,就算有,一般也只是在开始阶段。要把几年的时间做一个合理的规划安排。

这一点讲起来容易,一实践却发现有很多困难。对于一个长达三四年的研究课题,站在起点,是很难看清过程和终点的。所以这种“big picture(宏观)”的观念得时时有,而且随着课题的进程和工作的开展调整自己的规划安排。这样做至少可以时刻提醒自己要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减少迷路或者绕圈子的几率。

自己的朋友圈子、甚至一些不认识但也在从事类似研究项目的朋友,都可能对你的博士课程有所促进。

其次是要尽量运用各种资源

这一点我感受颇深呐要积极主动地和导师交流,特别是导师的学生比较多的情况下,自己更得主动进攻。

一般而言,除了导师之外,系里还会在入学时另外指派一位“internal examiner”。他会负责考核学生能否在博士预备期后顺利转为博士学生,而且一般情况下在博士论文递交后,他会和另外一位“external examiner”审阅论文,然后和蔼可亲地参加你的答辩。所以和“internal examiner”保持定期交流也是值得推荐的。

除此之外,自己的朋友圈子,甚至一些不认识的,但也在从事类似研究项目的朋友都可能对博士课程有所促进。

当时为研究停滞不前产生的痛苦阶段,反而是最值得回味的一段时光呢。

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

这首先就是说是要经得起挫折。和朋友交流后发现许多博士生在一年半到两年左右会有一段时期为了课题的突破和文章的发表头痛不已。这很正常现在想起来反而是最值得回味的一段时光呢。另外,在英国读博士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利用在英国的这几年好好游览一下欧洲。我有一个朋友是攻读建筑之类的,导师居然资助其四处旅行,还名曰收集研究素材——实在是羡慕不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1-16 12:02:00

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必须从现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改起。否则,教师们将无所适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17 01:26:00

我倒是真的怀念国内的"圈养教育",在国外的放养教育,要拿个好成绩真的是辛苦的半死.

就像我读工程的,这个学期的地质学里面,有一份ASSIGNMENT, 居然要我去联系到世界矿石价格的变化,而决定是否去开采一个矿`还好自己一直有自学经济,我不少同学这分ASSIGNMENT都给FAIL了.就是因为不懂这方面的知识,但是一个月时间要写好这个ASSIGNMENT,又要去自己查书,了解能源价格是怎么变动,又真的有那么容易吗?

我还只是在读本科,假如到了硕士,还真不知道怎么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18 11:57:00
以下是引用winston1986在2006-11-17 1:26:00的发言:

我倒是真的怀念国内的"圈养教育",在国外的放养教育,要拿个好成绩真的是辛苦的半死.

就像我读工程的,这个学期的地质学里面,有一份ASSIGNMENT, 居然要我去联系到世界矿石价格的变化,而决定是否去开采一个矿`还好自己一直有自学经济,我不少同学这分ASSIGNMENT都给FAIL了.就是因为不懂这方面的知识,但是一个月时间要写好这个ASSIGNMENT,又要去自己查书,了解能源价格是怎么变动,又真的有那么容易吗?

我还只是在读本科,假如到了硕士,还真不知道怎么过.


我想,也正因为这样,才培养了你较宽的知识面与独立思考的能力——看过很多你的帖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3 14:46:00

作者提出的这个观点是需要环境与条件的。

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大学更应该让躁动的学子们在这里静下心来研究一番最纯粹的科学知识,思考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问题,使大学真正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发动机。——但这个环境有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8 23:16:00
国内外教育的差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