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2170 3
2011-10-04

□晨报特派记者 赵磊 姜鹏 浙江温州报道

吃得苦,受得累,信誉好,这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温州商人打下的金字招牌。然而,随着近期温州数十位昔日富商老板资金链断裂后“跑路”,使得温州商人以及当地经济状况备受拷问。
在温州实地调查期间,多位温州商界人士向晨报记者感叹温州商人的可贵品质正在淡去,投机逐取暴利使得温州商人偏离了发家时的实体经济,转而投资房地产等暴利行业,并且有一些还渐渐沾染上了赌博等恶习。
温州中小企业联合会会长周德文表示,大部分温州企业主依旧保持创业激情,但一些“跑路”老板却迷恋虚拟资本游戏,倚重高息的民间借贷,押宝房地产,最终只能饮鸩止渴,作茧自缚。
上世纪
靠一个纽扣挣1分钱发家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温州艰苦创业的精神让人记忆犹新。不仅在温州当地,在全国中小城市都能看到温州人开设作坊,全家老小起早贪黑,一起干活加工眼镜、电器的身影,他们甚至还要自己蹬着三轮车送货。
50多岁的章华妹是“中国第一个个体户”,如今她是“伟星”纽扣温州总代理、华妹服装辅料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在解放北路,店铺加上仓库已经有200多平方米,主要做批发,生意红火。
章华妹对晨报记者介绍,1985年孩子刚出生8个月,自己便在自家门口摆了一张小桌子,卖几毛钱的日用品,摆点纽扣、纪念章、手表表带,后来便主要销售用于制衣的纽扣,“一个纽扣挣1分钱,靠辛苦劳作打下了现在的基础”。
和章华妹一样,来自苍南县的管氏几兄弟从穷乡僻壤走了出来,刚开始干小工,后来做批发、贸易,发展到现在旗下有5家子公司。
管氏企业中温州翔怡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管小春对晨报记者介绍,当时打火机零售价1元一个,而利润一个1角,但有一大批温州人正是如此发家的。
温州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大虎向晨报记者介绍,自己在1992年以5000元下岗工人安置费起步,创办工厂生产打火机,两口子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义无反顾打拼天下,到1997年获中国最强打火机企业称号。
对于那个时代温州商人及其骨子里面的精神,周德文概括说,“上世纪80年代为‘四千精神’,即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说了千言万语、想出千方百计;90年代为‘四自精神’,即自力更生、自担风险、自强不息、自求发展”。
现如今
转投房地产埋隐患
然而,转瞬之间,温州中小企业突然面临大量倒闭的消息,令很多温州商人开始反思到底问题出在哪儿?
9月27日,“正得利”鞋业的老板沈某跳楼自杀,在温州双屿的“中国鞋都”乃至同行业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一位工厂员工黄先生说,沈某之前在全国各地投资了大量的房地产,其中也使用了大笔的民间借贷。同时,另一说法称沈某迷恋上豪赌,结果欠下巨债,最终造成资金链断裂。
在周德文看来,如今大批企业逐渐放弃实业,转向投资房地产以及虚拟经济,从而埋下了危机的伏笔。以打火机企业为例,2001年时温州拥有近4000余家打火机企业,占据了全球金属打火机80%的市场份额,而十年后保留下来的企业却已经不足100家。
这期间,当1998年全国取消福利房,推行商品房制度,敏锐的商业嗅觉让温州人感到了又一次投机的机会,于是温州炒房团名声鹊起,以至于发展成老公开厂赚钱,老婆全国买房的掘金路径。
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主向晨报记者介绍,自己的工厂有1000多名员工,然而一年辛苦下来利润不足百万,而老婆在上海投资了10套房产,8年间获利超过3000万。
在暴利的引诱下,更多的温州人开始迷恋上房地产这个游戏,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借助高利贷。与此同时,富裕起来的温州商人也渐渐沾染上赌博的恶习,甚至靠高利贷筹集赌资。
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融资使得民间借贷繁盛。今年以来,温州民间借贷空前活跃,上半年,温州当地发生的民间借贷高达485.5亿元,是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之一。
管小春介绍,温州民间借贷的利率也节节攀升,根据近段时间行情,每万元的民间借贷月息,已经高达600元,此后,还有个别企业所借贷的钱,每万元月息已达800元,甚至1000元。
周德文强调,随着去年以来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频出,房地产利润难以支撑高昂的高利贷利息,资金链断裂成为压倒诸多温州商人的最后稻草,于是“跑路”成为必然的结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0-4 23:13:33

凤凰网首页|财经首页
[资讯] [评论] [股票] [优股] [理财] [ 基金]
   



   






返回凤凰财经首页 | 最新报道 | 网友评论
温州眼镜业大佬负债过亿跑路 已登记民间借贷达1.3亿

温州民间借贷年利率达180% 高利贷将企业逼上绝路

温州市长“火线”交接 民企跑路危机谁来解?






  
温州企业主“炒钱” 企业空心化形成倒闭





导语做“老高”比做“老板”赚钱多多了温州民间借贷“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一旦某个环节出问题,很可能导致“多米诺”效应,最后倒霉的,是实体经济。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高利息是击鼓传花的游戏,一旦崩盘,谁来接最后一棒?[网友有话]


温州企业主:开千人大厂利润不及老婆炒房赚1/3自己的工厂有1000多名员工,然而一年下来利润不足百万,而老婆在上海投资10套房产,8年间获利超过3000万。[详细]

20多温州老板被澳门警方遣返 浙江严查违规出境温州市出入境管理局加强了空港等口岸管理人士证实,今年以来共有20多名温州人被澳门警方遣返,但具体案由不便透露。[详细]

4月至今温州29家企业老板因欠贷逃跑 1人跳楼胡福林出逃,9月25日又有3位温州企业大老板出逃;9月27日下午,温州正得利鞋业老板也因债务问题从温州市区顺锦大厦22楼跳下身亡。[详细]









凤凰调查

1.您怎么看待民间的高利贷?
存在有其合理之处,应正确引导监管;
害国害民的东西,应坚决打击取缔;
不好说。
2.您认为高利贷有崩盘的风险吗?
有;
没有;
不好说。
3.您认为金融放开能否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将极大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中国经济;
金融放开将导致各种乱象,对中国经济毫无裨益。










近期温州老板跑路清单(来源:互联网信息整理)
4月初,位于温州龙湾区的江南皮革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鹤失踪。目前公开的原因为黄鹤参与大额赌博,欠下巨额赌资出逃……
4月,温州波特曼咖啡因经营不善,企业主向民间借入高息资金,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出走,相关门店停止经营……
4月,位于乐清的三旗集团董事长陈福财,因为资金链出现困境、企业互保出现问题出走,6月下旬意外回归并表示有能力还清债务……
6月初,温州铁通电器合金实业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范某出走,估计涉及上千万元民间借贷……
6月中旬,位于乐清的浙江天石电子公司老板叶某出走,据传叶某欠下7000万巨债无法偿还……
7月底,位于温州龙湾区海滨街道的巨邦鞋业有限公司老板王某出走,据记者了解其参股一家担保公司,涉及资金约一亿……
8月24日,位于温州瓯海区的锦潮电器有限公司老板戴某失踪,原因可能是其参与经营的担保公司出了问题……
8月29日,位于温州鹿城区的耐当劳鞋材有限公司宣布停工,传言老板戴某因欠巨债潜逃………
9月9日下午,在龙湾颇有名气的家电老板郑珠菊,“落跑”半个月之后,在温州经济开发区滨海园区被警方抓获……
中秋节期间,温州宝康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保忠失踪……


中小企业融资难 民间借贷风生水起 有人指出:老板跑路的背后 都牵扯到了高利贷、担保 今年上半年,浙江省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同比少增925.2亿元,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一些在银行难以贷到款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不得不转而求助民间借贷。6月份综合年利率达24.47%,接近基准利率的4倍。对许多中小企业来说,利息净支出大幅增加,其中小型企业利息净支出已吞掉其利润的1/3。[详细]



中小企业深陷借贷泥潭 天量资金从何而来? 业内人士总结说:相当一部分机构和个人一直在从事民间借贷活动,资本越滚越大。此外,这些年来温州对外投资实现了增值,金融危机以来,山西煤改、迪拜危机、楼市限购、股票暴跌,这些钱都回流到了温州,受高额利益驱使,便进入了民间借贷。据了解,温州目前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已超过历史最高值,一般月息是2到6分。[详细]



高利贷"逼走"众多企业主 据报道,温州对外投资多年资金实现了大幅增值,但金融危机后,山西煤改、迪拜危机、楼市限购、股票暴跌,使钱都回流到了温州,受高额利益驱使,便进入民间借贷。一般月息是2到6分,有的高达1角,甚至1角5,年利率达180%。在温州做实业,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毛利不超10%,一般在3%-5%,借高利贷把企业逼上绝路。 [详细]





它山之石:国外经验借鉴日本:拥有大量民间金融机构 受ZF规范监督日本的银行体系由ZF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机构组成。民间银行的贷款利率仅比开发银行高出0.2个百分点,对企业融资很有吸引力。他们进行独立的融资运作,并承担金融风险。[详细]



美国:8000家银行中7000多家都是小银行专门法律、自由、监管与组织形式构成了各国规范民间金融基本要素。美国有8000家银行,其中7000多家都是小银行,这些小银行针对不同的需求分工。[详细]



孟加拉:穷人银行获诺奖 与中国地下钱庄异曲同工穷人银行是孟加拉人穆罕默德·尤努斯1976年创立,穷人不需提供任何抵押担保就可以贷到款。孟加拉的穷人银行和中国的地下钱庄异曲同工。 [详细]







民间金融缘何能在“夹缝中”奇迹般成长 [需求]利率上浮30%仍难融资 中小企业无奈选择民间借贷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以银行信贷为主渠道的间接融资渠道是我国社会融资的主渠道,但随着货币政策的逐渐收紧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仅仅依靠贷款越来越难以充分满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拓宽融资渠道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在存款准备金率约束以及日均存贷比的“高压”下,国内商业银行“锅里的米”貌似就要见底,江、浙地区的中小企业也被连连波及。 [详细]




[供给]大量民间资本 苦于难觅出口 近些年民营经济发展迅速,随着规模不断壮大,企业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面向银行的正规融资渠道门槛较高,效率也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大量的资金散落在民间,苦于难觅出口 。持续活跃的民间金融最终呈现出两方相悖的效果:一方面,民间融资对无法从正规渠道获得资金的地方企业起了相当大的帮扶作用;而另一方面也滋生了非法集资等犯罪活动,侵害了公众利益。 [详细]


[推手]金融垄断成民间借贷高利率的推手 ZF一方面不许大家搞民间借贷,搞得民间利率这么高,然后又说民间借贷有多么坏。借同样的钱,数量是一方面,质量也有不一样,好质量的钱价格就是可以贵点的。什么叫钱的质量不一样?借同样一笔资金,到银行不一定借不到钱,但是你可能得花三个月的时间,包括无数的申请,还有请吃饭等,这个贷款就是低质量的钱。而民间借贷,你今天要,可能明天后天就给你了,不要担保也不要抵押,这个利率肯定是高的。 [详细]




中小企业遭遇融资难






  • 一是中小企业的风险大、不确定性大、破产率高。通常创办期5年的时间内,破产率高达30%-50%;
  • 二是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的规模小,决定了固定成本可分摊性弱,规范信息的成本支出是不经济的,为此难以提供规范和标准信息以供决策判断;
  • 三是财务不透明,财务缺乏必要的账务,财务制度不正规、不规范,无法正确地判断财务状况;
  • 四是交易费用高,即贷款的运作费用高,通常信息收集、调研、分析、决策的费用是大企业费用(按单位计价)的6-8倍。





长大后的民间金融为何成了“坏孩子” [高利率]灰色外衣下民间借贷利率奇高在中国现有的金融制度安排下,出于金融机构的自利本性和对风险的控制,银行主要为大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企业服务。而资本市场的国有性质也使得直接融资的渠道对中小企业基本堵塞。因此,企业或个人要发展,只能转向民间借贷。但是,民间金融的未开放使得放贷者必定要考虑到此种政策风险,所以,民间借贷的利率一般都高于正规市场的利率,这实际上是对政策风险的预先补偿。[详细]




[非法融资]翻新花样的非法投融资事件迭显不断近几年,非法集资活动猖獗,大案要案频发,涉案地域广,参与者众多,不仅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且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民间借贷行为的确有其正面作用,但搞不好又有负面作用。正负面中间要分清界限:哪一范围内是ZF允许和鼓励的,哪一种则列为违法行为,这对未来民间借贷健康发展非常重要。”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如是说。[详细]


[暴力收款]债权人通过暴力收回借款层出不穷如果民间借贷利率过高,偏离市场平均投资收益水平,隐藏的金融风险会随之而来。地下金融组织发生资金链断裂,出现经营者携款出逃现象,受此影响的是普通投资者的利益,容易危害社会经济和金融的稳定。民间借贷缺乏正规法律渠道对债权人进行保护,在发生欠债不还的情况下,不少债权人通过暴力收回借款,就出现不少黑社会性质的追债公司,雇凶伤人等事件时有发生,这些进一步增加了社会不安定的因素。[详细]


[高风险]极为复杂的金融传销化风险之隐患在缺乏《民间融资法》、《民间投融资实施细则》以及现有《合同法》未有效规范民间借贷合同等情况下,基于亲缘、地缘等小型社群熟人间的民间融资,以其熟人间的小众口碑信誉运行于非人格化公众市场,必然潜伏着劣币驱逐优币的格雷欣效应冲击。在法律防护性保障缺位下,当前民间融资市场既需要防范市场风险,还需规避政策风险,这使民间融资主要依赖高息等被动防范举措,缓解和规避代理人背信风险。[详细]




罪恶因何而生?金融垄断造成金融稀缺 金融稀缺造成民间高利贷 金融垄断必然会造成金融稀缺,金融稀缺又必然会造成民间的高利贷,而且民间金融的压抑越久稀缺越大,反弹也就越厉害。要最大程度地减少高利贷等民间借贷乱象,不是干脆取缔民间借贷。[详细]



民间借贷缺乏法律保护 对债权人权益保护严重缺失 如果民间借贷利率过高,偏离市场平均投资收益水平,隐藏的金融风险会随之而来。民间借贷缺乏正规法律渠道对债权人进行保护,在发生欠债不还的情况下,不少债权人通过暴力收回借款。[详细]



民间金融无合法身份 高利率是对政策风险预先补偿 在中国现有的金融制度安排下,民间金融的未开放使得放贷者必定要考虑到此种政策风险,所以,民间借贷的利率一般都高于正规市场的利率,这实际上是对政策风险的预先补偿。[详细]







谁是阻碍民间金融成长的绊脚石 一、监管机构担忧风险不愿放手 监管部门对民间资本搞金融也有很多担忧。比如,很多民间资本都是从事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没有金融从业经验,因此难以做好;民营企业一旦入主金融机构,会不会将其当做提款机,发生大量关联交易;民营企业唯利是图的本性和不稳定性,在经营不善时会不会携款潜逃,进而影响金融稳定甚至酿成危机。[详细]



二、地方ZF怕民资不听话 不愿其插手银行 我国大多数中小银行的实际控制者都是地方ZF。不少银行都在增资扩股。在获准增资入股的企业中,通常以国有大中型企业居多。原因有二:其一,国有大企业手里钱多,单个企业出资额高,因此增资过程的成本低、速度快;其二,国有股东讲政治、听话,可代表ZF部门的意志投票,而民营企业个体独立性强、不好管。[详细]



三、国家担心老百姓的银行与国有大银行竞争 银行不要总是一家垄断。让老百姓办银行,这个建议我们提了十来年了。外国人可以办银行,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办。我觉得,国家主要有两个怕:一是怕出事,老百姓办银行,怕他们把钱卷跑了;二是怕老百姓的银行与国有大银行竞争。我们应该学学西方国家是怎么管金融的,国外是放开的,中国是垄断的。 [详细]





新36条难落实 民资进入金融领域壁垒仍在小额贷款公司成无源之水 小额贷款公司兴起后,迅速找到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成为了中小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但是,“只贷不存”的规定下运作一段时间后,都开始面临融资难题。[详细]


“新36条”难落实 民资无法进入金融领域 新36条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可事实上具体操作很难。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最大障碍,就是只能依附于商业银行发起,没有独立经营的权利。[详细]


金融法律法规僵化只“堵”不疏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则有其可商榷之处,普遍存在的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导致许多民营企业家不得不求助非法集资以获得金融支持。[详细]







最新报道
分析评论


相关专题 第五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4 23:18:16
炒房,炒股,这都是鬼吃的饭,不是所有的人都吃得下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4 23:31:22
整个社会风气都坏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