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化学通论
一,含氧酸强度
1,R-O-H 规则:含氧酸在水溶液中的强度决定于酸分子中质子转移倾向的强弱,
质子转移倾向越大,酸性越强,反之则越弱。而质子转移倾向的难易程度,又取
决于酸分子中 R 吸引羟基氧原子的电子的能力,当 R 的半径较小,电负性越大,
氧化数越高时,R 吸引羟基氧原子的能力强,能够有效的降低氧原子上的电子密
度,使 O-H 键变弱,容易放出质子,表现出较强的酸性,这一经验规律称为 R-O-H
规律。
1)同一周期,同种类型的含氧酸(如 HnRO4),其酸性自左向右依次增强。如:
HClO4>H2SO4>H3PO4>H4SiO4
2)同一族中同种类型的含氧酸,其酸性自上而下依次减弱。如:HClO>HBrO>HIO
3)同一元素不同氧化态的含氧酸,高氧化态含氧酸的酸性较强,低氧化态含氧
酸的酸性较弱。如:HClO4>HClO3>HClO2>HClO
2,Pauling 规则:含氧酸的通式是 ROn(OH)m,n 为非氢键合的氧原子数(非羟基
氧),n 值越大酸性越强,并根据 n 值把含氧酸分为弱酸(n=0),中强酸(n=1),
强酸(n=2),极强酸(n=3)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