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合金行业先进产能所占比重仍然较小
2011-10-8
在日前于汉中召开的2011包芯线及上下**业市场研讨峰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杨永新处长指出,从总体来看,在我国铁合金行业中,先进产能所占比重仍然较小,企业在改扩建和新建项目前,必须谨慎考虑项目的成本问题和风险承受能力,一窝蜂上先进产能也不可取。
杨永新介绍,近年来,随着铁合金行业管理的发展变化,铁合金行业范畴已扩大为一般铁合金、工业硅和电解金属锰3个子行业,初步统计全国铁合金生产企业达2050家,总生产能力为3800万吨,其中一般铁合金企业1600家,生产能力3200万吨;工业硅企业250家,生产能力270万吨;电解金属锰企业200家,生产能力270万吨;在一般铁合金企业和工业硅企业中,12500千伏安及以上产能为1100万吨,占一般铁合金工业企业和工业硅企业产能的34%,电解金属锰企业5000吨及以上生产线产能136万吨,占电解锰产能的68%,按行业准入条件,从总体来看3个子行业的先进产能比重仍然偏小。
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应对气候变化,落实节能减排目标,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为先进产能腾出市场容量,解决产能过剩的矛盾,近年来国家陆续采取措施,规定2012年底前淘汰6300千伏安等级矿热炉(部分小水电、独立电网和贫困地区放宽至2014年底前)。
杨永新表示,目前我国铁合金行业中6300千伏安及以下产能仍然很大,淘汰落后任务艰巨。“十二五”期间,我国计划淘汰铁合金产能800万吨-1000万吨。按要求实施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应使用好国家奖励基金以及地方配合资金,有计划地按照铁合金行业准入要求,实施改造升级。准备改建、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还应注意,钢铁行业产能已经供大于求,上铁合金项目赚大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上项目前要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不可盲目发展。
在包芯线主要产品硅钙行业,杨永新指出,目前这一行业产业集中度极低,小炉子太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艰巨。一些企业的做法值得借鉴,如盛华冶化提前淘汰小电炉,装备成功升级,电耗降低到10300千瓦时/吨,原料消耗大幅减少,为硅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不过,杨永新也提示,硅钙行业一窝蜂建设先进装备可能造成市场供大于求,企业决策前应考虑仔细产品竞争力、生产成本和风险承受能力。
作者:张勇 来源:《中国冶金报》2011年0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