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资本的评估原则及风险的衡量方法
(一)经济资本的评估原则
经济资本是保险公司资产超出保险公司负债的公允价值的金额,该金额能在x%的置信水平上“保证”保险人能支付所有负债所产生的现金流。置信水平越高,对经济资本的要求就越高。
保险公司是通过量化不利事件对市值盈余的影响来度量经济资本的,其中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信用等级相关(如标准普尔的评级),和AA信用等级相关的置信度为在一年的时间内保证单边置信区间为99.95%。市值盈余的变化是由资产市值(MVA)和负债市值(MVL)的变化引起的:
市值盈余=资产市值—负债市值
经济资本是在规定的置信度和时间范围内,所持有的资产数量要大于负债市值以保证资产盈余大于零。这里置信度是与标准普尔AA等级相一致的。
这个定义的核心是确定在不利经济形势下能保证保险客户索赔的最小数额的可用资产。这个最小数额的资产又被称为“需求资产”。可用资产和需求资产间的差额是“自由市值盈余”。
经济资本可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其中,VaRa(T)是在险市值,K[L(T)]是期望损失,a为置信度,ECa(T)为经济资本,因此,公式(1)给出了在a的置信度下所需的经济资本,以确保在不利事件发生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如图1所示。
确定经济资本还需要计算负债的市场价值。因此,负债市值的计算也是经济资本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般而言,经济资本的测算要遵从以下基本原理:
1.经济资本需求计算中保险客户负债等级要达到一个较高的信用评级(如标准普尔AA级);
2.需考虑到所有的风险因素;
3.最佳估计假设应建立在对经济、行业和公司统计数据正确分析基础上,而且应该是尽可能客观的。保险公司的每种产品都有一系列适应各种目的的最佳估计假设(负债市值的标准操作程序中详述如何建立最佳估计假设);
4.资产和负债的估价采用公允价值原则,在完全和有效率的市场上,公允价值等于市场价值;
5.经济资本及其价值的计算应该反映保险合同内含的选择权,当这种内在选择权与利息或者资产净值收益相关时我们需要用随机模型模拟;
6.经济资本及其价值的计算不应考虑当地会计制度和资产偿付能力所带来的影响,换言之,保险公司只计算“理论”上的经济资本,而忽略制度上的要求;
7.为了保证模型和假设逐年比较的完整性,要披露和量化模型和假设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8.经济资本的构成中不包括商誉,但是包括下一年度销售量下降所带来的费用风险;
9.经济资本方法的运用可以使公司经营更有效率,具有实际意义,当然,这种方法需要被大多数人所理解才能得到更好的执行。例如,商业部门应该对这种方法的过程、目的和结果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而执行该方法的专业人士应该对这个方法及其结果有透彻的理解。
经济资本报告应该提供有意义的管理信息,从而提供有关商业风险、经济资本需求以及如何使资本价值最大化而风险最小化的最优策略的信息。
(二)经济资本的计算
经济资本的计算是建立在“在险盈余”基础上的。这种“在险盈余”的计算方法如下:
1.在市值基础上计算完整的资产负债表(所有的资产和负债);
2.为每一个相关的风险因素在一年的时间段内建立99.95%的可能发生的冲击的情景;
3.对于上述确定的风险情景下,在市值基础上重新计算完整的资产负债表(资产和负债);
4.对于给定的风险因素,计算所有冲击情景下市场价值盈余减少的最大值,即为特定风险因素下的经济资本价值。
(三)风险的衡量
风险可定义为实际可能发生的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的差异,经济资本则是针对这些风险对公司的市值盈余的影响而要求保险公司持有的以保持一定的信用评级水平的资本。保险公司主要针对以下类型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信用风险、转移风险、市场风险、商业风险、运营风险、死亡风险、P&C风险、疾病风险等。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证券(投资组合)发行者、同行(如再保险合约、衍生合约或者存款)以及和保险公司发生关系的中介信用等级变化所带来的风险。信用风险可用以下方法来衡量:
针对信用风险的经济资本:非预期损失x自留风险因子x资本乘数
其中,非预期损失可通过风险暴露金额、违约风险概率及发生违约风险时的损失来确定,对于自留风险系数的确定则需运用所有的资产组合的相关信息,资本乘数则是根据资产组合的模型确定的一个固定的数值。
2.转移风险
转移风险分为两种:(1)转移风险由于海外保险业务的发生而存在,即海外运作资本在公司需要时无法收回。(2)由于ZF或法律法规的约束,有偿付能力的外国客户或者同行无法得到所需的自由流通货币,因而不能偿还债务。
转移风险通常与国家债务拖欠(如1998年俄国金融危机)同时发生,在评估转移风险时,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需要考虑国家信用。计算经济资本的转移风险和计算信用风险相类似。这种风险对银行业运作的影响很大,而对保险业的影响就相对小了一些。确定转移风险的方法与信用风险的方法类似,可采用以下方式确定:
针对转移风险的经济资本:非预期损失x自留风险因子x资本乘数
3.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与利率、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外币汇率或者其他一般的经济因素的变化有关,这种风险发生在当资产和负债不能完全匹配时。保险公司的市场风险主要有利率风险、信用边际风险、权益资产风险和不动产风险等,对于这些风险,都可采取相应的方式进行评估:
(1)对于利率风险,可对利率曲线进行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通过对不同利率情景下的现金流进行测试,以确定在发生对公司经营不利的利率波动的情景下的在险市值,以此为基础确定对经济资本的需求。
(2)信用边际是用于衡量公司所持有的资产的风险程度的,资产风险越高,对信用边际的要求就越高。
(3)权益资产风险则根据权益资本的历史上经验的波动性来衡量(如股票指数等),并据此确定风险系数,可用以
下公式计算:
针对权益资产风险的经济资本=权益资本风险系数×风险暴露金额
(4)不动产风险的衡量与权益资产风险的衡量相类似,其计算公式为:
针对不动产风险的经济资本=不动产风险系数×风险暴露金额
4.商业风险
商业风险是由于人们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已经存在的商业竞争(持续性)和未来如何重新定价的不确定而引起的结果与预期之间的偏差。商业风险主要包括:
(1)费用风险:实际发生和预期费用之间的偏差。
(2)持续性风险:现有商业的实际和预期持续性之间的偏差。
(3)保费重新定价风险(人寿和健康险):由于未来不利事件以及预期保费的变化导致实际和预期保险费率变化之间的偏差。
(4)续保(非寿险)—未来续保的财产和意外(市场价值)风险。
商业风险包括了其它风险种类所没有包括的风险,其经济资本的计算要和处理其他风险类型相一致,一般根据保费收入或责任准备金的一定比例来衡量,并可根据公司的实际管理经验对经济资本作向上或向下的调整。
5.运营风险
运营风险与一些一次性的事件相关,如欺诈、系统故障、诉讼、破坏规章等。操作风险资本很难量化,因为它是由一些严重的小概率事件导致的,而且内部控制或者指导方针都会对其产生明显的影响。同时它也可能由购买保险而受到部分控制。操作风险的计算使用下列方法:
(1)内部和外部事件都可用来评定整个保险公司的风险。
(2)情景分析是根据公开披露事件所能观察到的损失确定的。
(3)运营风险来源于商业规模(每种风险的量化分配关键)和风险动因(业务单位操作风险程序的评分)。
6.死亡风险
生命风险只与人寿险相关。这些风险都是由死亡的发生或者未发生而造成时间及现金收支(保险费收入和保险金支出)数量上的偏差而产生的。非死亡风险(如养老金)也被称为长寿险,有别于保障死亡的风险产品。在计算死亡率的经济资本时要注意以下四个因素:
(1)死亡率的整体水平以及在不同承保的种类(水平不确定)中的分布。
(2)未来死亡率的预期(趋势不确定)。
(3)实际死亡率与预期接近,但是不稳定。即使没有不确定因素存在,这种不稳定性还是会发生的。保单的数量及其规模的分布是一般的不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4)灾难风险。除了一般的不稳定性以及水平和趋势的不确定性外,死亡率会发生一些极少数但是却极端的变化。因为灾难风险比较少,所以不在一般的死亡率范围内研究,因此不能对它做最佳假设。不过由于它影响到了边际市场价值和经济资本,所以它还是反映死亡率的。
7.财产和意外风险
财产和意外风险是由规模的变化带来的风险,未来索赔支付的频率和时间,尚未偿付索赔的发展以及分配损失调整费用(ALAE)几部分组成的。全部风险是由两个单独的部分构成的:
(1)评估日期之前风险暴露:支付未偿付但已报告上来的索赔的时间和严重程度是未知的,另外,并非全部已发生的索赔都被报告上来。
(2)下一年度的风险暴露(评估日期后的日历年度被分成临近的保单年度的一部分):下一年度需要支付索赔的频率、时间和严重程度都是未知的。
“评估日期”是指计算负债和经济资本需求的市场价值的那个时间。上面所提到的每一项都要把他们的总的变化性分为索赔参数估计不确定性和索赔过程的不稳定性。财产险可以分为“正常”和灾难性索赔。这些过程都有各自的模型。
8.疾病风险
寿险和非寿险都存在疾病风险。这种风险是由保险客户病状的波动(生病或者残疾)而导致索赔水平和时间的变化造成的。多种保单都会受病状风险的影响,这包括残疾、意外死亡和残疾、死亡保险金提前给付、工人补偿保险、医疗保险和长期看护保险。
发病率最佳估计是建立在对未来趋势和水平预期的基础上的,同时包括投保人口/承保分类的信息。除了实际发病率围绕着预期变化的一般不稳定性外,未来的发病率的水平和趋势也是不确定的。和人寿险类似,统计资料中是不可能涵盖灾难性发病率的,但是它却影响到了边际市场价值和经济资本需求。
9.经济资本的调整——风险分散
根据以上给出的定义,我们所指的经济资本是由每个独立的商业部门的独立风险类别所决定的。这种资本被称为独立经济资本。他们是通过对每个风险类别进行最坏情景分析得到的。
如果简单地把所有独立资本求和,那么对一家保险公司来说,结果一定是被高估的。其原因在于所有最坏的情景不可能同时发生。独立经济资本总和与保险公司实际的经济资本之间的差异得益于风险分散。
这个原理同样适用于公司内部总体水平。对总体水平来说,其所需资本比独立资本总和要少。通常来讲,当风险与风险类别、产品、商业部门不是100%相关时,我们就可以因风险分散而受益。
上行分析法的第一步是通过风险类别和产品来计算各自的经济资本,这些计算都在一个业务部门中完成,且每次计算都是独立于其他风险类别或商业部门的。然后,考虑到保险公司内部风险类别和营业单位之间的相关性,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保险公司总的经济资本的需求。这样,在两个集合层面上的经济资本的差异,便是保险公司从风险分散中的获益。
二、经济资本在保险实务中的运用
根据保险公司各种风险的不同特点,我们可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经济资本的测算:
1.对于市场风险,可编制市值的资产负债表,同时采用基准点现值平衡表来评估利率的微小波动对保险公司的市值盈余的影响,由此来衡量针对市场风险所提取的经济资本,久期和凸性是两个极为重要的指标,通常用以下公式来衡量市场价值的变化:
2.对于非市场类的风险,则需选择并评估风险驱动因素,确定相应的风险因子,由此可确定出针对各种风险的单独的风险资本(见表1)。
3.在运用以上方法测算出针对不同风险的经济资本后,我们还需考虑各种风险的相关性,由此考虑到风险分散的因素。从图2中,我们可以更为清楚地了解经济资本的评估过程。
中国保险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引入风险资本将有助于监管机构、保险公司管理者更好地理解风险,并能合理分配资本,从而使得公司的经营更有效益,同时也可以帮助被保险人选择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的保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