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514 4
2011-10-09

  新加坡《联合早报》日前刊文说,中国官方媒体近日建议重新界定“贫困县”的标准,或干脆取消国家级贫困县,遏止一些地区为多要资源而“争当贫困县”的现象。



  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官方媒体近日建议官方重新界定“贫困县”的标准,或干脆取消国家级贫困县,遏止一些地区为多要资源而“争当贫困县”的现象。



  近年来,国家级贫困县频频发生“怪事”,包括不久前引发舆论强烈抨击的“湖北秭归县80万天价接待费”、湖南新化县强扣水利款建旅游区、四川巴中三个县ZF领导严重超编等等。今年以来,互联网上关于国家级贫困县的报道,负面新闻占了六成。


  人民网近日发表系列文章说,“穷折腾”的贫困县有“三大怪”:一是戴“穷帽子”常露富,二是为面子荒唐“整容”,三是副职扎堆“不差官”。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不久前谈了他对“贫困县”的感受:“我到所谓的一个贫困县去讲课。就餐时,一进门,三大桌子酒席,中华烟、茅台(600519,股吧)酒伺候,我都晕了,心想这哪是贫困县啊?县城最豪华、堂皇的一座楼就是县ZF,二十多层,办公室满满当当。县ZF养那么多人,县财政都不够。”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助理宋迎昌认为,国家级贫困县真正贫穷的是老百姓,扶贫资金应该踏踏实实地落在老百姓头上。



  一些学者建议,国家级贫困县这一设计存在不少漏洞,如今若通过提高进入门槛来弥补缺陷已没有多大意义,应调整或取消国家级贫困县制度,应面向村级甚至面向个人,建立起普惠性、广参与的扶贫机制,减少资源分配的中间层次。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李小云认为,现有的贫困县扶持政策会引发一系列地方对中央财政支持的博弈,形成“精英捕获”,即不同层次的干部,包括村干部、乡干部,利用自己有利的“权势”地位,来获取发展机会,捕获国家资源。



  虽然一些贫困县已经摇身变为“百强县”,但一些基层官员仍然将贫困县头衔视作招商引资的重要条件,一旦被摘下这顶帽子,中央及市级财政拨付的扶贫补助资金与一些政策优惠会随之消失,各地的财政负担压力将会加大。



  李小云指出,贫困县政策涉及资源优惠分配,贫困县当然不愿“摘帽”,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从政策层面取消评定贫困县,让“贫困县”这一概念作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0-9 11:55:58
是要整顿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9 12:24:25
贫困县才有国家补助啊!官员可以趁机截留一点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9 15:07:29
扶贫资金何时才能到真正贫困的人手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9 23:30:40
十个百姓养一个吃财政饭的,贫困县,补贴多多,优惠多多,照顾多多,问什么不争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