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毒素局部诱导三级淋巴器官发挥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病理类型复杂多样、转移早和早期诊断率低等特点。在美国,其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第3位,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
近20年来,我国大肠癌发病率明显上升(达13.29/10万),并以每年4.2%的速度上升,目前在我国大中城市,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在治疗方面,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依然是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主要措施,但长期生存率并未得到显著提高,其五年生存率仍徘徊在30-66%之间。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新型的基因及免疫治疗策略逐渐在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崭露头角,通过应用生物反应调节剂和细胞因子等充分调动机体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以及过继性免疫治疗的方法也日渐受到广泛关注,成为胃肠道肿瘤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但由于对恶性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及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机制认识有限,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结肠癌免疫治疗方法。
肿瘤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研究发现,在许多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并能诱导产生免疫反应,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存在某些复杂机制,最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