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中国信贷风险专题分析报告2011年第17期—影子银行:隐身恶魔的挑战与征服
发表于:2011-09-15 08:52 浏览(122)
关键词
中国信贷风险专题分析报告  
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脱媒的加速,影子银行发展迅速,表内信贷增长量已不能完全反映全社会的资金供求状况,特别是金融总量快速扩张,金融结构多元发展,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不断创新,证券、保险类机构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加大,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表内贷款表现出明显的替代效应;另一方面,其他融资方式发展迅速,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下降。相应的货币政策在影子银行体系的对冲下,有效性受挫;同时,商业银行不断的被卷入影子银行体系之中,所面对的风险难以衡量。
与正规银行体系相比,“影子银行体系”由于资金成本低,不受到人行或者其他监管层关于资本的监管要求,因此不存在放贷限制。这对于在正规银行部门受到信贷限制的资金需求者而言,求助于影子银行或许是最终的解决途径。虽然银监会已经督促商业银行将部分表外业务转为表内,但是最终政策的落实程度仍有待观察。同时,由于其发展的隐蔽性,对现有规则和监管发出了强力挑战。“影子银行”一直游离于监管之外,不仅严重影响部分宏观监管措施,也逐步发展成为监管隐患,助长了其风险传染性;另一方面,“影子银行”带来了无限扩张的信贷规模,在这个过程中,其委托代理链无限拉长,从而使其风险无限放大,一旦链条中某个环节的风险暴露出来,“影子银行”的整个运作体系就会崩塌。
因此,本期专题从四个方面为您深入剖析影子银行。首先,从了解影子银行体系入手,介绍国内外影子银行体系的概念、类型、特点、出现原因和规模。其次,介绍影子银行引发的一系列风险,包括宏观风险、银行体系风险和民间借贷风险等。最后在归纳了国内外监管机构对影子银行监管措施和隐蔽的资金规避监管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如何面对监管机构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和防范影子银行体系风险传染的方法。
敬请关注本期专题:《影子银行:隐身恶魔的挑战与征服》。
本期专题共68页,57,678字。价格3000元/份。欢迎订阅!咨询电话:010-63368810。
附件
 中国信贷风险专题分析报告2011年第17期—影子银行:隐身恶魔的挑战与征服.doc (3000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