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易宁
多年后重又读起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老渔夫圣地亚哥像遭遇了诅咒一般,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往日的荣耀化作旁人的讥讽。在第八十五天时,他仍独自驾船,划向湾流的深处。当他寂寞地在海上自言自语时,一条十八英尺的大马林鱼终于吞下了钓钩。圣地亚哥以老迈的身躯,死死抓紧钓线,用匕首和折断的船桨,与尾随的鲨鱼搏斗。虽然大马林鱼最终只剩下一付空空的骨架,但圣地亚哥用顽强的意志,战胜了命运的嘲弄。
在我重温这篇故事的同时,中国股市也正经历着狂风暴雨的坏天气,上证指数从07年牛市崩盘以来,已跌去六成。在这四年岁月中,许多人也像圣地亚哥般被赋予了诅咒,花费在股市中的时间和金钱,换不来起码的回报。曾经深信不疑的投资生涯,已变成身边人眼中的不务正业。身处其间的人们,内心由憧憬转为忐忑,由希望转为失落。当大盘下破2400点时,许多老股民选择了离开,十几年的梦想,如五彩的肥皂泡般破灭了。
客观来看,目前中国股市的疲弱局面,来自多重不利因素的叠加。正常经济周期中,或是经济过热、货币政策从紧,或是经济放缓、货币政策宽松,两种情况下,股市的资金面总不至于太过干涸。且熊市中往往伴随利率降低,使持有货币的收益率不断下降,持有资产的收益率比较优势逐步显现,最终封住股市下跌的进程。而当前中国经济所处局面比较复杂,一方面实体经济受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尚未消散,企业支出增速快于收入增速、居民刚性需求产品花费上升,使社会剩余资本难以流入股市,甚至呈现流出态势;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受制于结构性通胀而无法放松,银行为满足国际巴塞尔3协议而不断上调资本金比率,使信贷资金间接支持股市的能力减弱,甚至需要依靠股市补充流动性。二者共同削减股市资金规模,再加上创业板、战略新兴产业对股市融资的需求,使中国股市存量资金状况,处于历史上较为不利的时期。在此背景下,股市走出长期低迷也是较难改变的事实。
在那些老股民渐渐远去的背影中,我仍选择留下来,哪怕在这样无休止的坏天气下。人生的际遇或许无从选择,但最终的结果,又并非全由命运决定。虽然目前股市压力重重,但投资者也并非是无可作为的。股市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此,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股市,却有着不同的风险、收益、机率关系,关键在于如何根据客观条件,调整自己的操作模型。看似简单的一买一卖,也可以组成对冲、调换等相对复杂的操作,在恶劣的市况中获得转机。作为一个拥有十四年经历的投资者,此刻我愿意与诸君分享,一些应对熊市的经验。
在目前的弱市中,如果你拥有融资融券的资格,采用对冲操作,相对于单边买卖会更有优势。在持有高收益率股票的同时,融券做空同等市值的低收益率股票,使大盘无论系统性上升或下降,都能以付出少量手续费的代价,基本保存市值。一旦大盘平震,则高收益率股票价格往往容易上涨,而低收益率股票价格下跌的概率较大,则可在做多和做空两个方向上均赚取利润。同时建立数个这样的对冲组合,用以在单个组合出现与预期情况相反时,分散产生的亏损风险。这也是在熊市中比较保险的一种套利方法。
对于没有融资融券资格的普通股民而言,股票投资的获利,除分红外,最终只能依靠股价的上涨来实现。而在熊市中股价下跌又往往是常态,在这种背景下,停止操作显得太过消极,而盲目猜测底部和抢反弹等投机操作,又只会让局面变得更糟。因为未来无法预测,当成功与失败的概率各半时,印花税和手续费等摩擦成本的存在,会使这种行为的制胜概率永远小于50%,频繁操作会耗尽你的资本。可以采用调换的方法,在一组相对安全的股票中,卖出收益率相对较低的股票,买入收益率相对较高的股票,在正常情况下,无论大盘上涨或下跌,收益率高的股票往往涨快跌慢,而收益率低的股票则反之。当二者收益率出现倒挂时,再反向买卖回来,则可在原有持股数量不变情况下,获得部分调换收益,同时也须建立数个调换组合分散风险。这是在弱市中,以不增加资金投入为前提,利用现有被套股票赚取利润的方法。但应注意,调换操作无法保持市值不受系统性下跌影响而受损,因此投资者仍要承受相当的心理压力。在熊市中,我通常选择将调换的利润以增量股票的形式留存,从而放大未来市场景气时的收益。利用弱市赚取更多的股票,对投资者的信心会有所补偿吧。
可以看出,在萧条的股市中,依然有许多方法可以生存下去。分享的这些经验仅仅是抛砖引玉,更重要的是,其背后“事在人为”的道理。股市的牛熊交替,就如大海的潮涌潮退一样,不因人的意愿而转移,而每个人最终的命运如何,却仍取决于自己。伤感之后的苍白,无法建立解决问题的勇气。理性的分析与决策,才是可能战胜厄运的途径。在《老人与海》的开头,圣地亚哥最后一次出海前,村里的孩子问他:“你现在还有力气对付一条真正的大鱼吗?”圣地亚哥回答:“我想还有,再说有不少窍门可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