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0205 5
2011-10-14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10月9日,中国文革史专家、美国哈佛大学ZF系教授、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原主任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应邀访问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并进行了一场题为“铁三角:一种关于中国政治的理论”的精彩演讲。

演讲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建宁教授主持。演讲吸引了上百位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和其他在京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学者、学生参加。










郭建宁院长主持演讲会并向听众介绍情况



郭建宁院长首先对麦克法夸尔教授的学术成就和演讲主题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演讲中,麦克法夸尔教授首先感谢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邀请并表示深感荣幸。他围绕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聚焦中国社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以来的嬗变,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他的“铁三角”理论。该理论是麦克法夸尔教授在对当代中国问题研究中提出的一个理论模型,初衷是为学习中国革命和社会历史的海外学生提供一个推理工具,后来应用到对中国政治结构的分析中,再后来演变成了一个超出一国、一时、一域具体情境下的某个微观对象而延伸到对社会、思想和体制格局进行关照,理肃ZF官制、社会大众和意识形态的三角理论模型。麦克法夸尔教授认为,任何一个政治结构都是由三个基本元素构成的,都可以归结为三角结构,即一边是ZF机构,一边是意识形态,底边是维持社会秩序的法律及强权部门。中国的上述三种元素更强,可以称为“铁三角”。 “铁三角”理论注重研究社会变迁和政治转型的关系,融汇了历史视角、政治思维和社会现实,聚纳了理论、事实和方法,展示了一种富有启发意义的理论观点。










年逾八旬的麦克法夸尔教授在演讲




在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麦克法夸尔教授结合1949年中国建立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运用“铁三角”理论对中国的政治社会变迁的历史进行分析,对其前景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释。同时,他还把中国的“三角”结构与西方某些国家的“三角”结构进行了比较,解释了其中的差异。在演讲结束后,麦克法夸尔教授认真地回答了学生们的提问。











容纳百人的学术报告厅挤满了听众



麦克法夸尔教授长期从事中国问题研究,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的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尤其擅长的是对“文化大革命”历史的研究。他和费正清一起主编并参与撰写了剑桥中国史系列丛书,代表作是《文化大革命的起源》和《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该系列丛书成为海外研究中国问题最有代表性的杰出成果。由他倡议并主办的《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半个世纪以来也成为全世界研究中国的英文刊物中最具影响力的期刊。



此次演讲会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和北大马院团委联合主办,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近期系列重要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之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0-16 14:59:48
关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16 16:10:32
看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16 16:10:41
看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2 09:46: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8-4 16:58:09
有没有讲座内容分享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