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国内在做销售的人是否已经超过做实业的人了?
销售能否产生GDP的,如果销售的产品最终不销售到国外去的话!是否仅仅是简单的国内交换而已,而这个交换的东西最终也是被自己人消化掉了的。
一个东西出厂价本来只要10块钱,但是经过各级经销商的层层加价,最终买到了100块钱。到底谁在创造真正的GDP?当然这个东西最终是买到国外去了,然后通过100块钱换成外币等着的商品,如果商品的价格是100块人民,是否也仅仅是买了一个国外10元的GDP而已呢?
为什么日常耐用消费品的价格相对比科技产品的价格稳定很多,通常科技产品的价格也总是以不断往下走,当然科技产品在一定时间内是完全可以达到批量生产的,比如苹果,如果让中国人来生产的话,我觉得三个月五个月,人手一部,流水线的东西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只要苹果愿意把技术教给工厂,虽然有点天真啊,但是大米则不一样,每个人或许都知道如何种植,但是就是没有人愿意付出这份劳动,又比如中国现在农村走出去的年轻一代,,但是如果一斤米可以换一斤苹果(手机)的时候了,不知道是种大米的人多了呢,还是造苹果(手机)的人多了?
或许大家会认为如果手机技术成熟了,竞争就会使得价格向下,事实上也是如此,但是这个速度还是太低太低了,现在的很多行业已经形成了行业联盟,比如说手机,我觉得今天的这个价格,在十年前就应该是这个价格了,又比如说联通和移动,我觉得是完全可以下降很多的,但是他们已经形成了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