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应急预案
(一)发生原因:有效血容量的减少、血浆渗透压的改变、自主神经病变和血管收缩能力降低、内分泌因素、醋酸盐不耐受以及药物等各种因素是引起血透中症状性低血压的常见原因。
(二)临床表现:少部分病人可表现为无症状性低血压,但大多数病人同时有头晕、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出冷汗、眼前发黑、恶心、呕吐、心率加快和肌肉痉挛性疼痛,甚至一过性意识丧失,冠心病者可诱发心律失常及心绞痛。
(三)防治措施:对初次血透、年老体弱病人为预防低血压的生,可选用生物相容性好的小面积透析器、适当预充,血透应缓慢进行,血流量由小到大逐步增加,脱水不宜过多、过快,严格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改进透析技术如应用序贯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生理性透析,透析中钠模式超滤模式的应用。
(四)透析中低血压的应急示意图:
二、血液透析中高血压的应急预案
(一)发生原因:由于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而产生紧张情绪,导致交感神经兴奋;
失衡综合症、硬水综合症;水分超滤不足,每次透析结束没有达到目标体重;降压药在透析过程中被透出;肾素依赖型高血压;透析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
(二)临床表现:透析中血压升高,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