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国GDP增速放缓到9.1%,与预期基本一致。如果中国经济能保持平稳的减速趋势,“软着陆”将有望达成。 今年头两个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分别为9.7%和9.5%,前三季度经济减速的趋势较为明显。在第三季度具体的宏观经济数据中,GDP环比增长2.3%,略高于第二季度的环比涨幅,说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可能依然强劲。而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在第三季度达到了47.9%,较上半年增加0.4个百分点。同时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扣除价格因素之后,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在今年前三季度分别有7.8%和13.6%的增长,均高于CPI的增幅。
中国正在为未来几年GDP增速减缓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以防止减速带来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对中国能否跨过这道坎,乐观者众多,但悲观的情绪也有不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主任阿诺•辛格在财新专栏文章中表示,中国经济虽然正在减速,但仍在以令人艳羡的步伐增长。良好的就业市场状况支持了居民消费,日益增加的私人投资逐渐弥补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的减少。辛格认为,最近的高频指标显示,中国经济正在顺利走向软着陆。预计今年中国的增长为9.5%,明年将略放缓至9%。
彭博通讯社的报道称,汇丰、美银美林等多家银行和投资机构都认为,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不大。
但有“末日博士”之称的美国经济学家鲁比尼则在10月17日表示,中国经济软着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的观点是,过度投资必然将带来硬着陆的后果,硬着陆可能在2013年或2014年发生。
那么,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各有哪些?应对好这一挑战需要采取怎样的措施,做出怎样的改变?下面来听听财新《新世纪》周刊宏观新闻部副主任王长勇的分析。
观点:
今年以来经济增长平稳回落,增长结构得到改善。ZF的政策执行上,今年是应对危机政策回调的正常化的过程。
ZF宏观政策执行比较坚决,没有摇摆,而且目标明确,就是严控通胀,不担心经济增长的回调。
通胀的控制还是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
今年通过信贷和货币供应量的控制严控了新上项目,地方投资的回落导致了三季度经济的回落。
四季度流动性方面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增长可能回调得比较快。
如果四季度ZF采取一些技术性的做法,可以平稳的过渡到明年。明年地方ZF投资的规模和整个社会投资的规模都不小,自主性的投资不断上升。汽车和房地产消费明年可能情况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