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财经要闻回顾
2011年10月20日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简报》 编者:SINCE1776 订阅地址
尚福林:支持文化企业发行上市
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尚福林19日主持召开中心组会议时表示,人民银行要建立健全多层次的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进一步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文化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行上市,鼓励文化类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稳步扩大文化企业债券市场融资水平。
股票约定式回购交易或将试点
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上海证券交易所正推动股票约定式回购交易试点,海通证券、中信证券、银河证券三家券商有望进入首批试点名单。有消息称,已有券商收到管理层有关准许开展该项业务试点的许可函,并表示“预计开展的时间将不会很远”。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意在增加企业融资渠道,并为资本市场增添活力。
德10月经济预期指数恶化超预期
欧洲经济研究中心周二称,德国10月份经济预期指数恶化程度超出预期,逼近三年来低点;分析师担心,欧洲债务危机可能会抑制德国经济增长,并有可能导致德国经济在未来六个月陷入轻度衰退。10月份经济预期指数跌至-48.3,连续第八个月下跌。该指数上次触及该低点是在2008年11月。专家此前预计该指数10月份降至-45.0。
国内14个城市上调首贷利率
有媒体统计,目前,已经有14个城市开始上调首套房贷款利率,包括广州、深圳、上海、武汉、长春、无锡等城市。全国城市的部分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不仅告别“打折”,还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5%-30%不等,部分城市甚至有上浮50%的银行。
欧盟拟启动500亿欧元的基础设施计划
据英国媒体周一报道,欧盟本周将启动一项计划,投资500亿欧元用于实现数字﹑能源和交通网络的现代化,将在未来几年内创造数十万个工作岗位。该方案打算通过欧洲投资银行支持债券来弥补拮据成员国ZF的融资缺口。
财政部:今年三农投入或首超万亿
财政部农业司有关负责人17日介绍,2011年中央财政对“三农”方面的投入规模将在年初预算安排9884.5亿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预计投入规模将首次达到1万亿元左右。“三农”资金主要用于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及电力建设、改造农村危房、促进农村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等方面。
报告预计全年CPI上涨5.5%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研究报告预计,未来CPI同比涨幅将继续回落,到年末将降至4.6%,全年涨幅为5.5%,2012年为2.7%。未来若干年中国经济仍将面临较大压力,主要原因是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未来五到十年都会存在介于3%到5%之间的温和通胀态势。
中国允许外国邮轮公司在华独资经营
中国交通运输部水运管理局局长宋德星15日在天津出席“第六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时表示,中国已允许外国邮轮公司在华独资经营,并为其所有或经营的船舶提供揽客、签发客票等辅助性经营服务。目前,首家外国邮轮公司提交的申请已获批准。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配套政策将细化
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巡视员狄娜13日在温州表示,要加强部门间协调合作,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营造良好的环境,推动地方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配套政策。对有资质的担保机构开放征信系统。研究制定深化银担利益共享、风险分担机制,统筹考虑银担合作中的信贷规模、放大倍数、风险分担和代偿追偿等制度设计。
IMF:部分亚洲国家应继续紧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四(10月13日)表示,尽管亚洲国家面临经济增长放缓的问题,不过通货膨胀压力依然较高,一些国家需继续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欧元区金融危机一旦恶化,则将给亚洲带来极端风险。IMF预计今明两年亚太地区经济仍将分别实现6.3%和6.7%的增幅,较其4月份的预期分别下降0.5和0.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