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伙子到理发店理发,他问:“理发得等多长时间?”理发师看了一下店里的顾客说:“大约两个小时。”小伙子走了。
几天后还是这个小伙子来理发,他一进门便问:“理发得等多长时间?”理发师看了一眼店里排队的顾客说:“大约三个小时。”小伙子走了。
一个星期后这个小伙子又来了,问:“理发得等多长时间?”理发师看到店里已经满是顾客说:“大约四个半小时。”小伙子走了。
理发师望着店里的一个朋友说:“喂,比尔,跟着这家伙,看他去哪儿。他总是来问他理发得等多长时间,可是却从来没有回来过。”
不大一会儿,比尔回到店里,歇斯底里地笑着。理发师问:“他离开这儿去了哪儿?”比尔扬起头,笑出眼泪还挂在眼角:“去了你家!”
这是一个【深度笑话】,如果你以为“小伙子”是一个小偷(偷东西、偷人),那么,你就错了。
下面请看这个【深度笑话】的分析: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文中有一个关键的人物--比尔——唯一有名字的人物,他为什么会笑得歇斯底里,眼泪都出来了呢,不管他的立场是站在理发师一边还是站在小伙子一边,他笑的都不是很合理。
至于他的名字,我们可以联想到一个人物,比尔.盖茨。
小伙子,显然代表着一类人,关键点就在这个小上,代表着年轻。
理发店作为一个人数众多,不受限制的场所,它隐喻着整个社会。
理发师则是社会的掌权者。
而理发师的家,则代表对小伙子则代表着可以暂时脱离社会,但又是一个不能长期居住停留的地方。
结合现实生活
小伙子正是代表着找工作的学生,理发店里的位置代表着工作机会,而理发师的家,正是我们可爱的学校。
这样,整个笑话就可以翻译成下面这样:
本科毕业了,问有工作吗?没有,等两年吧,唉,那只好上硕士了;
硕士毕业了,问有工作吗?没有,等三四年吧,唉,那只好上博士了;
博士毕业了,问有工作吗?没有,再等吧,唉,,那只好上壮士了;
比尔,也就是比尔.盖茨笑了,笑得那么歇斯底里,因为比尔大学没毕业就去工作了,
所以他看到小伙子为了工作还回去读博士,觉得实在是太搞笑了。
综上,这个笑话其实是在讲上学和就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