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财2011金融就业的数据见: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12167-1-1.html
华东师范2007-2010金融或者世界经济的就业数据见:
http://www.sfs.ecnu.edu.cn/lnjy.html。
就我个人而言,华师金融博士的就业显然不如上财。
为了方便论述,把华师大2010的金融博士就业贴出:
52040500005 世界经济 博士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 上海市
52040500009 世界经济 博士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上海市
52050500004 世界经济 博士 上海大学 上海市
52050500009 世界经济 博士 上海国泰君安证券有限公司 上海市
-------------------------------------------------------------------------------
52070500009 金融学 博士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省
52070500012 金融学 博士 上海金融学院 上海市
52070500014 金融学 博士 兴业期货有限公司上海营业部 上海市
1、对上述数据的说明
有些网友看了,说华师大的金融博士居然能进人民银行,很不错了。但是请注意看学号的第3和4位,表示入学年份。也就是说虚线上面的4位学生有2人04年入学,有2人05年入学,分别读了5-6年到2010年才毕业。这就说明这4位同学是在职博士,考入华师大之前就进了人民银行工作,不过是来华师大镀金混个文凭而已。不能得出结论,读了华师大金融博士就能进人民银行。我们只能考查虚线下面3位全日制博士的就业。
2、进高校
华师2010的博士进的上海金融学院和安徽师范大学。上财2011的学校有: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温州大学、浙江财经学院、浙江工业大学。
结论:2个学校在此方面基本持平,留上海进211很难,去外地还有可能进211.
由于博士扩招和高校饱和,现在华师或上财毕业的金融博士留在上海进211普遍很难(有关系的和牛人除外)。交大和复旦的金融博士毕业有可能进华师大任教(财大基本只要海龟),华师大或财大的博士基本只能去比自己更低一层的学校。
3、进金融行业
华师大的明显比上财差的很多。2010年华师大毕业的3个全日制金融博士中2位进了高校,另外一位去了兴业期货有限公司上海营业部。本来期货行业由于门槛太高参与者太少,薪水就比券商或者基金少了很多,而且居然进的是营业部。我不清楚兴业上海营业部是否有研究部门,但是感觉博士进营业部太悲惨了。再参考了其他年份华师大全日制博士的就业数据:
2009年:
| 52060500001 | 世界经济 | 博士 | 上海师范大学 | 上海市 |
| 52060500003 | 世界经济 | 博士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上海市 |
| 52060500004 | 世界经济 | 博士 | 华东政法大学 | 上海市 |
| 52060500007 | 世界经济 | 博士 | 上海越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上海市 |
| 52060500008 | 世界经济 | 博士 |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 上海市 |
能进入的大学还行,起码有个211华东政法。但是剩下1个人还进的是房地产公司。居然没有人进入金融行业。
再看2008年:
52050500001 | 世界经济 | 博士 | 郑州大学 | 河南省 |
52050500002 | 世界经济 | 博士 | 上海市人民ZF发展研究中心 | 上海市 |
52050500003 | 世界经济 | 博士 | 浙江林学院 | 浙江省 |
52040500004 | 世界经济 | 博士 | 上海大学 | 上海市 |
52050500007 | 世界经济 | 博士 |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市 |
52050500008 | 世界经济 | 博士 | 中国传媒大学 | 北京市 |
情况类似,进入高校的多,金融行业仅仅一个上海证券。
2007年华师大还没有金融博士点,无数据。
结论:华师大金融博士就业似乎以高校为主,没有进入金融行业的传统。但这是否说明,华师大的金融博士并不受金融业界欢迎?据说,在上海,比较大的券商除了申万和国泰君安,里面有不少华师大原来的校友,在招聘时还对华师大网开一面,其他券商包括东方证券这种2流的券商,在招聘时都把华师大排除在外。
4、原因
虽然华师大是985高校而上财不是,但是金融学实力华师大早就衰落的不行。“南有陈彪如,北有钱荣堃”那早已经是老黄历了。“80年代一流,90年代二流,现在不入流”,真的是华师大金融的很好写照。没有了陈彪如的华师大青黄不接,没有了钱荣堃的南开依然闪耀。而上财更是大刀阔斧地走在高校改革前列。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华师大的金融科研实在太差。对于博士而言,进高校主要看科研,进金融行业一般也是做宏观研究,因此券商等机构也很看重博士的科研。华师大老师发表的cssci无法和财大老师比,学生也无法比。这就是博士就业差距很大的根本原因。
5、考金融学博士不能戏剧性改变你的命运
由于博士扩招、高校饱和等原因,现在无论对于华师大、上财也好,还是复旦交大也好,博士毕业想进好的高校的形势都很严峻。对于那些能发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的牛人可能比较轻松。但是对于大部分平常的博士生而言,想进个待遇好点的高校别人还对你挑三拣四。而且由于竞争太激烈,很多单位都对你的本科和硕士学校非常看重。通常而言,如果你比较年轻,本硕都是211或者985,又有一定的科研成果,无论是复旦交大财大还是华师大的,找工作是比较容易的。对于那些大龄、缺乏相关工作经验且本硕学校出身较差的金融学博士,即便是复旦毕业的,面临的形势恐怕也不容乐观。但是由于券商相对市场化的多,如果你进去了别人更看重你的实力而非学校,因此想进券商基金等拿高薪的同学要好好练就自己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单纯想靠考取某个学校金融学博士来大幅度改善自己命运的想法未免有点幼稚。当然,如果要考博还是要考名气越响、实力越强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