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848 0
2011-10-27

不如意,前途未卜,是现在30至40岁一代高校青椒或科研人员的困惑。特别是那些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又重新选择读硕读博的人,再次走上工作岗位时,多数会觉得,仿佛绕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了原点,甚至有的还不如从前。从最心底讲,可能还是缘于付出与所得不成比例。眼望前方,要么看不到头,要么已经看到“悲催”的结果;看不到头时自然就会迷茫,而已经看到结果时自然又会心有不甘。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多。许多人都可以谈出一系列的客观因素。我先说说主观方面的。我觉得主要在于内心不强大,其直接的结果便是过度攀比。国人习惯于攀比,比婚姻,比事业,比房子,比票子,比轮子,比孩子,比情人,比这比那。似乎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找到自我。比较本身是一个好东西。但问题是,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哪怕比别人好那么一点点,就会沾沾自喜,齐人乞墦的样子便来了;要是不如别人,就会怨天尤人,说得最多的要么是“凭什么”,要么就是“他/她有背景”。不论承认与否,看到别人比自己好,在绝大多数人的内心深处或多或少都会有那么一丝醋意,只不过是善于掩饰的能力不同罢了。

    我感觉,特别是过了35岁的人,都会时不时反思人生的意义,说白了就是问自己为什么活着,但找不到令自己满意的答案。很多人时而能想开,一觉儿醒来又想不开了,以致非常纠结,长此以往便活在了一种痛苦中。虽说知识能改变命运,但我觉得这里也有一个拐点,知识过多,多过那个点就有副作用了(和人们常说的“读书读傻了”有点类似,但又不完全是),就会变得凡事放不开,就会瞻前顾后,顾虑重重,害怕走弯路,每做一件事总是要在心底里算计一下这样值不值,等等。

其实这主观的因素又和客观因素联系在一起,即和国内社会整体的浮躁氛围有很大关系。在加拿大留学这一年来,我所见所闻,在这一点上的确和国内不一样。总体感觉,国内社会像是一个喧嚣的机器车间,很热,让人透不过气来。相反,国外则像一个乡村,偶见几支飞鸟经过,很宁静,可以怡情。另外,很重要一点就是牺牲精神,不是不得以为之的那种,而是心甘情愿的,但它和奉献精神又不是一码事,它还包含着一种洒脱,又有大无畏的精神在其中。

工作永远要让位于家人,这是一个北美这边的基本社会共识。家里有事,是请假的最好理由。反观国内的情况,家里有事是拿不到台面上来的。

人生是否精彩,自己幸福与否,事业是否成功,最终还是活在一个心态上。无论是重过程,还是重结果,心气平和是保证快乐人生最基本的要素。越是经历过风风雨雨,才越能体会平平淡淡才是真的道理。借用当下时髦的一句话:神马都是浮云!

无欲则刚,这个道理大家其实都懂,但确实是it is easier said than done!

老三在其博文最后写道:

“ 有一颗年轻的心,青春和年龄老少无关;

     有一颗浪漫的心,爱情和物质贫富无关;

     有一颗平常的心,成功和成就大小无关;

     有一颗勇敢的心,快乐和境遇顺逆无关。

知我者少矣,不能移我善友天下宾客之颐情;

不知我者多矣,焉能阻我豪气干云之志意。”

    我想补充的是:要有一颗勇敢的心,乘风破浪几万里,可与鲲鹏试比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