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非常荣幸参与名师下午茶,聆听了吴宣恭老师的讲座(内容两部分:人生与学术)。吴老师学术方面的成就,在这我就不用多说了。这里介绍一下他的一个弟子黄少安,不用说,大家搞经济学的也都应该认识这位老师吧!因为他研究的涉猎面很广,经济学很多领域都有他的身影,但是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在产权。今天从吴老师口中得知,黄少安老师三年博士学术研究的一些情况。他三年博士发了75篇文章,当然其中包括报纸、期刊、杂志。先不说这些文章的学术含量多高,光75篇文章,就令大家够敬佩的了。从文章量来说,估计他真的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学术研究上了。
最后闲扯一趣事,吴宣恭老师追女孩子还真的有一手呀!师妹(现在他爱人)!用的杀手锏是love's Philosophy ,外国爱情哲学诗歌。要知道这是50多年前的事了,这比现在年轻人还要前卫呀!想到这,又伤心了,听说今年千年一遇最大光棍节马上要来临了。
最后有幸征的吴老师同意合影一张,最可惜的是最后一个提问没抢到手,他的亲笔书画送给别人了!
对吴老师初判:治学严谨 敢于批判 不为名利 显为人师表本色!
小感:
不以学术驾驭生活,而以生活促学术!
----------------------------------------------------------
附黄少安老师简介:
黄少安,男,1962年生于湖南
邵阳。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著名青年经济学家,在产权理论和制度经济学领域颇有成就。
山东大学产权研究所和经济研究院(中心)创始人。现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中心)院长兼产权研究所所长、学科带头人、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并兼任中华外国经济学会理事、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学会理事、山东经济学会副会长、以及
西北大学、
浙江大学等学校兼职教授。
1982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农场、党校工作。
黄少安
1991年从
湖南大学(原湖南财经学院)考入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
1994年6月毕业并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作为“引进人才”来到
山东大学。
1987年因科研、教学双优而破格晋升为讲师,
1994年底破格从讲师晋升为教授。
1996年创建了山东大学产权经济研究所。
1998年在
西北大学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1998年至2000年,曾任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2001年创建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现任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和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主要荣誉 1999年入选国家人事部
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
2000年入选国家教育部优秀跨世纪人才;
2001年获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教学和科研奖励计划);
2004年度
孙冶方经济学奖(2005年公布),首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等;
山东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项目负责人;
2006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产权理论、企业理论、制度经济学和农村经济等。
主要专著和主编教材:
1 、个人专著《产权经济学导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5 , 2004 年
经济科学出版社再版。
2 、个人专著《产权 . 人权 . 制度》,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
3 、主编专著《农村股份合作制的多维考察》,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6
4 、主编教材《国有资产管理概论》,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1
主要论文 1 ,《英国谷物法论争的重新解释及其对中国农业政策的启示》,《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年第 3 期
黄少安演讲
2 、《中国大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 2005 年第 3 期
3 、《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新假说及其验证》,《中国社会科学》, 2000 年第 4 期;
4 、《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 , 《中国社会科学》, 1996 年第 2 期;
5 、《非正规制度、消费模式与代际交叠模型》,《经济研究》 2005 年第 4 期
6 、《交易成本对易货经济的影响》《经济研究》 2004 年第 7 期
7 、《两主体情形下合作剩余的分配》 《经济研究》 2003 年 12 期
8 、《悬赏广告的法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 2002 年第 5 期;
9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经济研究》, 2001 年第 11 期
10 、《经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与合作经济学构想》,《经济研究》, 2000 年第 5 期;
11 、《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变革及政府在变革进程中的角色》,《经济研究》, 2000 年第 10 期;
12 、《制度变迁主体角色转换假说及其对中国经济制度变革的解释》,《经济研究》, 1999 年第 1 期;
13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中小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多维分析》《经济研究》 1997 年第 11 期;
14 、《四元主体联合创新中国铁路体制》,《经济研究》, 1997 年第 5 期;
15 、《从家庭承包制的土地经营权到股份合作制“准土地股权”》,《经济研究》, 1995 年第 7 期;
16 、《国有中小企业改制研究报告》,《经济研究》, 1995 年第 10 期;
17 、《也谈国有股权的管理范围》,《经济研究》, 1993 年第 11 期;
18 、《论所有制深层结构改革与产权企业制度创新》,《经济研究》, 1990 年第 3 期;
19 、《关于产权理论与产权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新华文摘》, 1997 年第 9 期。
20 ,《省属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基本思路、依据和原则》,《新华文摘》 2005 年第 17 期
获奖成果 1 , 1999 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
2 , 2000 年入选国家教育部优秀跨世纪人才
3 , 2001 年获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奖励计划)
4 、 《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及其验证》,获 2004 年度孙冶方经济学奖( 2005 年公布)
5 、《从家庭承包制的土地经营权到股份合作制的准土地股权》,首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 2004
6 、《产权经济学导论》 1998 年获全国高校第二届人文社科成果三等奖;
7 、《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及其验证》 2001 年获
山东省社科联优秀成果一等奖 ,
8 、《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及其验证》 2002 年获全国高校第三届人文社科成果三等奖。
9 、《产权经济学导论》 1996 年获山东省教委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
10 、《产权经济学导论》 1996 年获山东省社联优秀成果二等奖;
11 、《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 1997 年获山东省教委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
12 、《四元主体联合创新中国铁路体制》 1998 年获山东省教委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
13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中小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的多维分析》 1998 年获山东省社联优秀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