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招聘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计15分,每小题1分)
1、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
一词源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其出于( )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说文解字》
答案:B
解析:《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
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2、《学记》中“
不陵节而施”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启发性
D、巩固性
答案:A
解析:《礼记.学记》中有“
不陵节而施谓之孙”,意思是不
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是一个不间断的从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有序过程。不仅整个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性。人的发展的这种顺序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工作必须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不能“拔苗助长”、“凌节而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