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组合管理
第九章 证券投资组合选择
现代组合理论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Harry·Markowitz于1952年系统提出的,他在1952年3月《金融杂志》发表的题为《资产组合的选择》的论文中阐述了证券收益和风险水平确定的主要原理和方法,建立了均值-方差证券组合模型基本框架,提出了解决投资决策中投资资金在投资对象中的最优化分配问题,开了对投资进行整体管理的先河,奠定了现代投资理论发展的基石。1963年,马柯威茨的学生威廉·夏普根据马柯威茨的模型,建立了一个计算相对简化的模型—单一指数模型。这一模型假设资产收益只与市场总体收益有关,使计算量大大降低,打开了当代投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大门。单指数模型后被推广到多因数模型。夏普、林特、摩森三人分别于1964、1965、1966年研究马柯威茨的模型是如何影响证券的估值的,这一研究导致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产生。 1976年,理查德·罗尔对CAPM有效性提出质疑。因为,这一模型永远无法用经验事实来检验。1976年史蒂夫·罗斯突破性地发展了资产定价模型,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APT,发展至今,其地位已不低于CAPM。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