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劳动经济学
1315 5
2011-10-29
发改委:预计后两个月CPI将在5%以下2011年10月28日 02:30  中国证券网


  ⊙记者 秦菲菲 ○编辑 阮奇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27日在“2011中国价格论坛”上表示,当前我国价格走势高位趋稳、总体可控,预计后期将继续回落。
  彭森曾于近日表示,8月份以来,中国物价总水平涨幅开始回落,年内价格运行拐点特征已得到确认,预计今年后两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可以控制在5%以下。
  虽然国内有利于稳定物价的因素逐渐增多,但彭森指出,由于部分商品存在区域性、结构性供求矛盾,以及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农产品价格和资源环境价格的上涨趋势不可避免,做好稳价安民工作的任务仍很艰巨。
  彭森说,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继续按照中央要求,切实做好稳价安民工作:完善扶持生产、促进流通等政策措施,着力促进农副产品价格基本稳定;狠抓清费治乱,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强化稳价安民责任,继续完善“米袋子”、“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进一步加大价格监督检查与反价格垄断执法力度,保持对各种价格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彭森表示,未来稳定物价,要处理好四大关系分别是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市场与ZF的关系、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以及推进价格改革和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关系
  彭森强调,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把物价上涨水平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明显低于经济增速,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明显低于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群众生活能够持续得到改善,低收入群体生活得到较好保障。
  他还说,今后要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同时,也要充分发挥ZF通过规划、调控、监管引导价格合理形成的作用,防止价格大起大落、维护良好的市场价格秩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0-29 01:08:36
大忽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9 01:12:48
说了不少,没见到什么具体措施,那么到底采取了什么降通胀的措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9 01:39:31
货币政策总基调为何不能变?
经济增长目标超额完成  物价控制目标尚有距离
记者  周小苑

2011年10月28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期,央行连续12周通过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而且最近发行的三年期央票也将利率下调1个基点,为15个月以来首次调整。央行这一举措令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的放松充满遐想,也被不少业内人士解读为央行货币政策宽松的信号。

  然而,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次重申,中国整体经济趋势没有太大改变,当前货币政策基调保持不变,同时也要警惕国际经济会不会出现意外,货币政策也要留有充分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促增长抑通胀是主要目标

  “引导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是我国选择实施稳定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08年以后,因为全球金融危机,连续几年出口受限,出现了经济下行的趋势。从2009年开始,到2010年,一年多时间来,中国通过大规模刺激政策、货币投放,成功应对了金融危机。

  然而,“大规模刺激政策在成功应对金融危机之后也带来了副作用。”巴曙松认为,这些副作用又反过来促使政府要完成两个目标,一是货币信贷投放的常态化,二是引导抑制通胀的回落。

  巴曙松表示,目前需要一个逐步恢复到常态化来消化刺激的成本、抑制通胀这样一个过程。所以货币政策是在回到常态化的大政策基调下提出来的。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对此也表示认同,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今年我国将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相搭配,一方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另一方面控制通货膨胀,特别是防止价格快速上升,对有些领域经济过热现象进行整治。目前,此政策效果已在7月份开始有所显现,表现在价格上升的势头得到一定遏制,经济仍保持高速增长。

  离调控目标仍有很大距离

  即便如此,离中国宏观调控的目标仍有很大距离。

  赵锡军表示,虽然CPI指数已连续4个月下滑,但是仍处于6%以上高位运行,到9月份为止,三个季度平均CPI是5.7,尽管上升的速度得到了遏制,但是离年初预定目标4%还有1.7%的差距。同时,中国经济每个季度都远远超过年初8%的增速目标,超预期1.4%。

  “货币政策的基调要在经济增长速度、物价走势和经济结构调整几个政策目标之间取得平衡。”巴曙松表示,当前经济增长温和减速,这是宏观调控、货币紧缩引导的结果。抑制通胀的效果也初见成效,估计四季度会有明显回落,这就为货币政策做出微调或局部改进打下了基础。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宋国青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货币政策应该微调而不是放宽。但在经济增速和通胀水平双双下行的背景下,货币政策进一步紧缩的可能性也不大,加息可以排除,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也很小,预计到明年初还有小幅减息的可能。

  为防止经济出现失速和明显回落的情况,巴曙松建议,采取“边际改进”的方法,即对局部的、压力较大的环节和领域进行适度的信贷支持。同时他强调,这种调整是在整个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从紧基调上的局部调整,而不是像2008年底货币方向的根本性转变,这是一个根本差别。

  做好预案保持政策灵活性

  “货币政策一定要围绕我们的目标来服务。”赵锡军表示,目前经济增长目标超额完成,物价则离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我们要根据离目标的远近来安排政策,保持目前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仍然是主要基调。但是,他同时强调,离目标的远近和将来可能向目标迈进的速度受到环境变化因素的影响,要保持灵活性,要预先考虑到环境变化对我们实现这个目标带来哪些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及时对政策做预案安排,真正出问题时不至于无从下手。

  当前,美欧债务危机的影响并未消退,美国经济增长动力疲弱,欧洲经济也可能出现大幅动荡,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使中国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巴曙松表示,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它可能引发银行业和金融市场的动荡,进一步使中国出口面临明显回落的隐忧,所以这一点要高度关注,并且在政策上要做好预案。

  赵锡军分析,目前来看,可能由于全球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流动性带来的金融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会更大一些,使我们面临较大的进口成本和风险的压力,这也会对输入性通胀产生影响,对国内价格的影响会更明显一些,这是国际形势对我们货币政策可能会产生的压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9 01:40:31

周小川表示:货币政策总基调不变 增强灵活性和针对性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央行将非常紧密地关注通胀水平,不会因为关注经济增长而忽略通胀形势,我国当前货币政策基调保持不变,同时保持充分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周小川是日前在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第二十四届部长级会议上接受中外媒体采访时做此番表述的。

  周小川指出,中国今年的GDP增长率超过9%,中国整体经济形势并没有出现太大的改变,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总的提法保持不变。“同时还要对国际经济形势保持警惕,货币政策对此将保持充分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周小川表示。

  周小川表示,控制物价、保持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维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是央行的四大主要职能。央行始终关注这四大目标,不会只关注一个而忽略其他。

  在谈到人民币汇率问题时,周小川表示,汇率问题与国际收支情况高度相关,与贸易差额、经常账户、资本账户的平衡状况有密切关系。市场参与者的投资行为以及央行的参与共同形成当前人民币汇率走势。从中国的汇率政策来看,要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基本框架中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

  在谈到外汇投资多元化问题时,周小川指出,由于世界各国经济情况不同,保持外汇资产的多元化可以降低总体风险。

  在谈到人民币“走出去”问题时,周小川表示,人民币在国际上的被接受程度取决于市场参与者自身,这一进程并不受主观意愿决定。市场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又取决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同时取决于宏观经济能否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9 20:27:58
哎,勿谈国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