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跨国公司是中国企业,有跨国公司中国经济才安全,没有跨国公司,中国经济才不安全.这才是荒谬是说法,中国的经济安全要有跨国公司来保证,笑话!
跨国公司也叫多国公司,也叫无国界公司.跨国公司真的没有了国界吗?
跨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不是我国技术水平的真实反映,而是跨国公司实现其全球战略、实现本公司利益、乃至维护代表国利益的重要手段。
事实上,跨国公司在与我国企业合资生产时,都是严格的把“他们的”和“我们的”区分开来,力争使用他们的技术、标准和品牌,并严格控制他们的先进技术和核心技术,并通过多种方式打压我们的标准和品牌。在跨国公司根本没有把“我们的”看成是他们自己的情况下,我们硬要把跨国公司技术当作我们自己的,只能是一厢情愿的事情。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没有一个超越国界和民族界限的大同世界。在经济领域,就拿美国来说,美国政府配合跨国公司利用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等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措施打压我国本土企业。美国并没有与其他国家混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去追求世界大同,而是具有清醒的“国别”意识、“民族”意识。难道我们可以舍弃“国别”意识、“民族”意识,去追求世界大同吗?
我国不是“世界工厂”。前一段时间,许多人称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其实把我国称之为“世界工厂”并不确切,应该叫做“世界加工厂”。作为“世界工厂”应该拥有很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以及相当量的自主知识产权,而我国缺乏自主研发、自主创新,所以只能充当一个打工者、加工者的地位。我国是世界贸易大国,但在2004年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商品的出口额,只占出口总额的不足10%,在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中,外资企业出口占85%,许多制造业出口产品的核心技术并没有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当年英国作为“世界工厂”的情形是,处于产业链条高端的英国,运用自己所拥有的技术生产行销世界各地的产品。
我国不是“世界研发中心”和“世界研发大国”。近一段时期,又有人炒作我国的研发大国地位。随着跨国公司在我国研发活动的日趋活跃,研发投资费用大量增加,有人认为我国用于研发投入的费用已经名列前茅,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研发中心”和“世界研发大国”。这种观点依然是把跨国公司的研发费用当作我国自己的研发费用,把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看着是我们自己的研发活动。只要经过冷静思考,我国并不是什么“世界研发中心”和“世界研发大国”,充其量只是一个“世界研究所”,因为跨国公司在我国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并不是掌握在我国自己手里,而是由跨国公司牢牢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