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中看,高盛预期宏观调控加码前已经持有中国香港概念股票,如此说来高盛的做法完全正确,无可厚非。
再看高盛及其客户如何获利或者“非客户投资者”如何损失:高盛首先发布研究报告,如果高盛看空,那么“非客户投资者”会反向操作,如果看多,“非客户投资者”又会正向操作且慢上几拍。
按照逻辑推理,“非客户投资者”紧跟高盛研究报告不就可以获利了吗?
或者说高盛及其客户获利是以存在大量愚蠢的“非客户投资者”为前提呢?
高盛的做法与中国股市中传统庄家的做法相比有什么创新吗?
反过来看,“非客户投资者”的投资动机是什么?不同样是逐利吗?
投资逐利而不想承担风险,一旦出现损失立刻归咎于庄家操纵而不反省自己,这才是“非客户投资者”的根本问题。
总结一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非客户投资者”不值得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