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邹志刚 南京大学 Ling Zang University of Utah 纳米有机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水制氢
32 夏洋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Ying-Bing Jiang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Albuquerque, NM, USA 纳米结构黑硅材料表面态及宽光谱吸收机制研究
33 曹堃 浙江大学 Changchun Zeng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基于环烯烃共聚物的孔洞型铁电驻极体的能量收集材料研究
34 党智敏 北京科技大学 Zhong-Yang Cheng Auburn University 超级电容器用阵列化碳纳米管/聚合物杂化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的关联
35 陈卫祥 浙江大学 DAI Hongjie Stanford University 类石墨烯过渡金属二硫化物/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制备及其作为先进能源材料的应用
36 刘东志 天津大学 Lichang Wang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光诱导电子转移体系的设计、计算、合成与性能研究
37 张明 扬州大学 Xiu R. Bu Clark Atlanta University 高分子表面稀土功能化及其光、电性能研究
38 张政军 清华大学 Jun Lou Rice University 用于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纳米材料研究
39 巩金龙 天津大学 Zhihong Ni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自组装方法合成三维高度有序光解水制氢阳极材料的基础问题研究
40 郭小伟 电子科技大学 Jurgen Michel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多尺度光子结构在薄膜硅光伏电池中的应用
41 贺鹏飞 同济大学 Huajian Gao Brown University 面向储能和能源转换的石墨烯材料的绿色制备方法及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42 侯国付 南开大学 Qihua Fan Sou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 利用高密度等离子体源沉积纳米结构硅基薄膜材料及太阳电池的研究
43 李巧伟 复旦大学 Omar M. Yaghi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多功能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协同效应研究
44 刘韩星 武汉理工大学 Thomas R.Shrout (T.R. Shrout)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宽工作温度储能器件中无铅电介质材料的组成、结构设计与性能评价
45 刘建国 南京大学 Fuqiang Liu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基于掺氮石墨烯的燃料电池非铂催化剂的研究
46 刘迎春 浙江大学 Keith E.Gubbins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Keith E. Gubbins) 应用于能源领域纳孔材料的设计:制氢、燃料电池和超电容器
47 浦鸿汀 同济大学 Peter N. Pintauro Vanderbilt University 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用聚合物质子导电材料
48 王静 中山大学 Jinke Tang University of Wyoming 高效增强硅基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新型Ce3+/Eu2+敏化的稀土近红外量子剪裁发光薄膜及其在硅电池器件上的光电性能探索研究
49 吴锋 北京理工大学 Deyang Qu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t Boston 高性能锂二次电池关键能源材料及其界面特性的合作研究
50 熊智涛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Hongcai (Joe) Zhou Texas A&M University 化学改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用于气体吸附
51 杨俊和 上海理工大学 William A. Goddard III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型纳米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在电化学储能领域的应用
52 张道礼 华中科技大学 Sue A Cart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高效纳米晶太阳电池制备及其性能优化研究
53 朱宏伟 清华大学 Wei Bingqing University of Delaware 三维分支交联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电极材料
54 朱廷钰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Yan Cao Western Kentucky University 燃煤烟气汞形态转化机理研究及新型汞氧化催化剂开发
55 康飞宇 清华大学 Gregory C. Rutledge MIT, USA 新一代储能用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基础研究
56 孟庆波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Yaqiong Xu Vanderbilt University 新型无机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界面电荷传输机理研究
57 沈健 复旦大学 Hanno H. Weitering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不对等n-p共掺杂引导的多带太阳能电池材料
58 杨正银 兰州大学 Thomas E. Mallouk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基于量子效应的α-Fe2O3纳米材料作为太阳能光解水阳极材料的研究
59 姚曼 大连理工大学 Simon Phillpot University of Florida 金属辐照缺陷与晶界交互作用及其协同机制
60 袁坚 上海交通大学 Johannes Schwank University of Michigan 太阳能光热耦合催化反应机理研究及催化剂设计
61 张浩力 兰州大学 Xiong Gong University of Akron 新型有机半导体材料在光伏器件中的应用
62 张振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Efthimios Kaxiras Harvard University 复合太阳能材料界面的能量传递机制与动态过程
63 曹崇德 西北工业大学 Jiaqiang Yan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高压可控气氛下先进能源材料大体积单晶制备与内禀性质研究
64 李伟善 华南师范大学 Brett L. Lucht 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 高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匹配电解质的物理与化学问题研究
65 王晓敏 太原理工大学 Gerd Duscher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石墨烯/碳洋葱复合材料的有序制备及界面结构变化对超电容效能影响
66 王洋 华南师范大学 Krzysztof Kempa Boston College 基于等离子体光子纳米结构的超强吸收和热电子光伏电池
67 吴宇平 复旦大学 Héctor D. Abruña Baker Laboratory Cornell University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研究
68 熊杰 电子科技大学 Haiyan Wang Texas A & M University 基于巨型量子点太阳能电池材料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69 徐柏庆 清华大学 YANG HONG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双(多)金属纳米结构催化剂的设计制备与构-性关系研究
70 邹炳锁 北京理工大学 Yiping Zhao University of Georgia 三维互穿网络量子结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71 邹如强 北京大学 Yusheng Zhao University of Nevada &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高比能、高功率、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原位中子散射研究
72 雷明凯 大连理工大学 John J. Moore Colorado School of Mines 燃料电池双极板复合改性表面的形成机制与特性研究
73 拜永孝 兰州大学 Nicolas A. Kotov University of Michigan 二硫化亚铁纳米晶胶体"墨水"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合成研究
74 徐科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王德利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San Diego 应用于光电化学法制氢的宽禁带半导体能带调控基础研究
联系人:刘秀萍
电 话:010-62325377
Email:
liuxp@nsfc.gov.cn
链接地址:
http://www.nsfc.gov.cn/Portal0/InfoModule_396/357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