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微博用户后面,都是一位活生生的消费者。微博平台已经成为企业猎取品牌形象与产品销售的重要通道。
作为一种新兴的品牌营销模式,
微博营销逐渐趋于标准化和专业化,这里面当然离不了一些必要的理论基础。
企业微博整合营销理论--PRAC法则的提出便为微博营销标准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PRAC法则涵盖微博运营体系中的四个核心板块,分别是Platform(平台管理)、Relationship(关系管理)、Action(行为管理)、Crisis(风险管理)。
Platform(平台管理)很多企业微博往往只有一个微博账号,一个微博账号说种不同角色的话,上午是一个客服人员,下午是一个领导,因为要用不同文体、文风,不同语气扮演不同的角色,这很难。需要几个企业微博分担不同功能,这是核心的问题。PRAC法则倡导“2+N微博矩阵模式”,即以品牌微博、客户微博为主平台,补充添加运营领导员工微博、粉丝团微博、产品微博及活动微博;针对企业做微博时一直困惑的用户关系处理问题。
Relationship(关系管理)大部分企业微博没有太多关系,比如意见领袖,媒体记者、编辑、媒体本身,有很多关系没有组织互动起来,你的微博就不活跃,你的微博基本处于自娱自乐。关系管理是企业微博比较缺失的。企业微博和媒体微博关系、企业微博上意见领袖的关系、企业
微博粉丝团的关系需要管理。
Action(行为管理)主要有引起注意、品牌推介、产品销售、活动推广等典型的微博营销行为。
Crisis(风险管理)很多时候微博转发和扩散来自于一种情绪,网友会有一种愤怒和不满,这种情绪越转越大成为一场危机,所以情绪抚平有一些技巧。建立企业后台客服关系管理系统是关键,此外企业预算与活动实际影响的风险。当活动超过了企业预算,应该加入经费还是叫停活动,也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企业微博现在面临很多问题,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你看一个微博,每天发八条微博更新,每天早八点到十一点,或者下午三到五点发一条内容,叫企业微博,但是并不好。微博本身是信息的载体,是关系的纽带,如果你在这三个方面达到失衡,就会出现种种问题。
在平台管理层面,PRAC法则倡导“2+N微博矩阵模式”,即以品牌微博、客户微博为主平台,补充添加运营领导员工微博、粉丝团微博、产品微博及活动微博;针对企业做微博时一直困惑的用户关系处理问题,PARC则梳理出粉丝关注者、媒体圈、意见领袖为主的“3G关系管理”群体;而对于行为管理,PARC系统介绍了引起注意、品牌推介等七类典型营销行为。
企业运营微博必须趋于标准化、专业化,统筹整个流程的微博管理,不能像一般博友那么随意,必须时刻注意自己在微博上的一言一行。否则,轻则毫无作为,重则后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