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483 19
2011-11-04

第一篇博文,分析一下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有一些和市场主流观点不同的意见,权当班门弄斧吧,欢迎拍砖!

一/美国竞争力大幅提高
前不久,美国2011年3季度的GDP增长数据出人意料的靓丽,2.5%的增速让商品市场,证券市场集体亢奋了一把。但9%以上的失业率也让人对美国经济未来的前景颇为担忧。

在2.5%的增速和9.1%的失业率背后,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美国经济规模恢复到了07年10月的水平(请注意不是名义GDP的数值相等,而是是扣除了通胀影响后的实际数值)。但是和四年前相比,800万人失去工作,如果算上缩短工作时间,零工的情况,就业数据更加糟糕。那么,这样的数据应该怎么来解读呢?到底是喜是优呢?

本人初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增长不错,但美国的中长期前景依然迷茫。对于美国这样依靠消费为主的国家,如果有这么多人失业,就意味着消费增长很慢,经济前景自然不会太好,而且失业带来的社会/政治影响也难以评估。

但再次回味这个数据后,会发现美国的前景其实很不错,甚至可以说很好!

如果我们把美国整个国家视为一个巨大的公司,我们会怎么评价这个公司的四年年报了?减员增效,四个字足矣!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90年代末期的国企改革,当时大量国企破产或者重组,有大量的国企员工失业。那是中国近代经济史上颇为悲凉的一个时刻和一代人。(如果想加深对哪个年代经济环境的理解,推荐国内难得的电影佳作“钢的琴”,真的很棒虽然没火)但正是因为当时的疼痛,换来了其后十年国企的涅磐重生。

美国的情况,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美国这个巨型公司,虽然短期经历了转型/裁员的痛苦,但在完成了减员增效后,必然会获得更加强大的竞争能力,利润提升也理所当然。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那些大腕级公司,今年的三季度财报业绩都相当优秀。这些竞争力明显提高的公司,会在未来十年成为美国增长的动力。

如果考虑到9.1%的失业情况,以及美国越来越倾向宽松的移民政策,未来十年美国的劳动力供给情况哪是相当的充裕,这种充裕的劳动力供给结合强大的国家竞争力,会让我们想起什么呢?是的,就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中国。

有意思的是,如果对比中美两国十来年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双方似乎进行了一次乾坤挪移。在硬币的一面,中国处于上世纪末的时候,经历了高失业,产能过剩,投资乏力的煎熬;现在轮到美国来体验一次了。我们同时不要忘记,由于产能过剩/人力市场供给充分的原因,中国在那段时间一直保持很低的通胀记录,这也可以解释为何美国大量释放货币后,美国自身的通胀率依然很低。我们更不要忘记,中国其后开始了飞奔。

硬币的另外一面,是美国刚刚经历了20时间90年代的黄金十年。从89年苏联解体后,美国老大真正的独领风骚了!再加上网络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产业革命,投资旺盛/失业降低,美国经济增速一度达到5%的炫目高度。在克林顿2000年交棒的时候,美国竟然是财政盈余。我们看看中国目前的情况,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了呢。难道我们玩了一次穿越时空的狗血大剧,来到了10年前的美利坚大陆呢?不要忘记,正是在上世纪末期,格老开始了加息周期,刺穿了互联网泡沫。中国的情况后面再祥说吧。

二/美国经济的脱困之道
当前美国的经济政策确实很糟糕,拖累了美国的复苏。整体看来,奥巴马为首的民主党希望做一些实事,而共和党四处搅局,拖累了奥巴马政策的实施。

我们基本上可以把民主党理解为代表美国大众的,从奥巴马推进医改,推进对富人增税等政策,可以看出来他们的政策倾向。共和党基本上是代表资本家的,他们的诉求其实就三个,第一个减税,第二个减税,第三个还是减税。小布什在台上的时候,就开始减税了,结果把美国经济搞砸了,现在这帮家伙还真继续要减税呢,反正他们在美国经济好的时候要减税,美国经济不好的时候还是要减税,基本上是屁股决定了脑袋。

其实美国现在的问题,上面的分析已经指出了,是生产率提高后,不需要这么多工人了,是好事情。所以减税来刺激经济,基本上是南辕北辙。对企业的减税确实刺激了产能增加,但是对需求的拉动和就业的增加并不明显。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美国产业工人的平均产出为中国产业工人的12倍。这意味着,即使美国企业积极响应ZF号召,工作岗位也不是一对一的转移。大约中国每失去10个就业岗位,美国也才获得1个。以目前生产附加值较高的电子产业为例,中国电子行业目前有300万名从业人员,如果中国这个行业10%的生产回流到了美国,中国将失去30万就业岗位,但美国只会获得不到3万个新就业岗位,这和上千万的失业人口相比几乎是九牛一毛。美国的生产率太高,以至于只能提供很少的就业。

更何况,美国这么高的生产效率,生产出来的东西卖给谁呢?没有需求的增加,单纯的刺激产能是没有意义的。供给学派所谓供给自然会有需求的言论早已给历史证伪。所以,美国要想重新崛起,需求是关键。这和中国加入WTO后,外需迅速增长,从而带动中国经济走出困境是一个道理。

从这个角度看,奥巴马是做了一些好事的。医保的范围扩大,其意义不仅仅是福利。美国医保新政策新覆盖的人群,基本上是原来收入层次最低的人群,这些人群的边际消费能力是很强的。有了医保的保障,他们可以释放出更大的消费力。这和中国增加社会保障覆盖是一个思路。但是,这个政策的影响有局限性,作用范围相对小,对应的收入阶层比较低,总量有限。

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是对富人增税。这里有人要说了,刚说了医保的作用范围小,富人的范围不是就更小了吗?是的,富人的范围是更小,但富人的绝对经济总量很大。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道,美国金字塔顶端1%富人的收入在2010年从2009年的1,909,874美元上升至2,196,124美元,而他们集体收入更是出现大幅上涨,涨幅约为1200亿美元。每年收入至少百万美元的美国人报薪金收入总额为2240亿美元,比2009年上升了22%。这一数据是社会保障局根据上报税务局的W - 2表格统计的结果,这一数据反映美国贫富之间还在加剧的收入差距。

这说明目前消费不足的原因是因为分配出现了问题。我们都知道经济学有个边际效用,对于富人来说,收入越多,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减越快,而对于穷人来说,少量的收入基本都是月光光。富人增税,只是调整收入分配的第一步。美国经济要想真正的走出困境,必须进行财富分配的调整。

可惜奥巴马同学明白这个道理太晚了,再加上共和党屁股决定脑袋的特点,不断使小动作捣乱。目前看来奥巴马同学无法在2012大选前真正的出台分配调整政策,并等到政策再产生效果。根据美国的竞选统计,现任总统无法在7%以上失业率情况下获得连任。如果没有出现奇迹的话,共和党就会屁颠屁颠的上台了!从私心来说,本人其实挺希望共和党上台的,美国折腾得越糟糕,中国的机会就越好呀!但不要忘了,奥巴马同学本来就是一个奇迹,是美国的第一位黑人总统呢,再来一个奇迹,又未尝不可呢。

其实我们如果顺着美国的经济发展脉络追溯上一个十年,可以发现生产率提高的情况在克林顿交棒后就已经完成了!这个时候就应该实行财富分配的政策改革。可爱的小布什同学上台后,一看前任留下了大把钞票,于是大减税,大兴兵,刺激了更多的产能。这么多产能怎么消化呢?格老不得不崩面子,低利率刺激,华尔街再包装一下不良债务,于是借债消费又崩了几年。这才是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真正根源,又何尝不是一场无妄之灾呢?

美国的情况简单分析到这里,没有深入展开,当然也没必要,哥又不是写论文。有些数据来源于互联网,不一定非常准确,但表达的意思和方向是没有问题的。下面一篇文章会分析欧洲的情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1-4 11:24:44
楼主思路不错,很有自己的想法,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4 12:18:46
说的不错,又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4 12:25:25
可以学习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4 12:39:59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不错,减员了,财务目标可能会达到了。

问题是,光看财务目标,公司就会在长期战略上落后,企业会失去创新的动力,最终导致破产兼并。也就是资本逐利的必然结果之一。富人更富穷人更穷,最后不是劫富济贫,就是自绝而亡,不是吗?

这可不是和谐发展,更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4 14:20:56
学习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