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927 9
2006-12-03
<P ><B>:重点大学近三成学生自信心不高</B></P>
<P ><B></B><o:p></o:p> </P>
<P ><FONT size=3><FONT face=仿宋_GB2312>“我这毛病是周期性发作”,正在上大二的小胡说,每到接近考试的时候,他总会周期性地出现一些症状:晚上失眠,白天嗜睡,焦虑,容易生病,做什么事都没有精神。但只要考试一结束,所有这些症状就会消失。“小胡的周期性发作是由于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05级的潘扬说,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中并不罕见。他们刚刚完成了一项在北京8所重点大学实施的有关重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调查。</FONT></FONT></P>
<P ><BR><FONT size=3><FONT face=仿宋_GB2312>  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790名大学生中,有46.2%表示觉得自己的压力很大,44.7%的人觉得压力一般,还有4.2%则几乎被压力压垮,他们表示自己已经处在“近乎崩溃”的边缘。从情绪方面看,有近2/3的大学生保持充满激情或平和的情绪,但是仍有1/3的人处于郁闷无聊、迷茫的情绪中。</FONT></FONT></P>
<P ><BR><FONT size=3><FONT face=仿宋_GB2312>  分析压力的来源可以发现,“学习成绩不理想”和“工作能力不强”是造成这些大学生压力过大的主要原因,分别有近三成(28.3%,25.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这两项。一位接受调查的重点高校学生介绍,他们这些进入重点高校的学生,原来在高中阶段都是班上的佼佼者,进入大学后,当发现自己周围“高手云集”时,学习成绩成了他们首先在乎起来的事情。除此之外,“求职困难”(14.7%)和“人际关系处理不好”(14.4%),也成了给大学生造成压力的主要原因。</FONT></FONT></P>
<P ><BR><FONT size=3><FONT face=仿宋_GB2312>  潘扬说,没上大学的时候他很向往大学生活,因为大学生的“卧谈会”上会有很多有意思的话题。“现在我们熄灯后的‘卧谈会’特别沉重,同学们都在发愁今后找不到工作”,潘扬介绍,他们甚至对自己的专业开始产生怀疑。“我们现在才上大二,不知到了大四会愁成什么样”。与大学生的这种高压力相对应,本次调查显示,大学生们的自信心似乎也并不高。</FONT></FONT></P>
<P ><BR><FONT size=3><FONT face=仿宋_GB2312>  2/3的大学生在调查中选择了“自信”或“非常自信”,三成(29.8%)的人选择了“不太自信”,还有3.7%的人选择了“很不自信”。虽然大多数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是“自信”的,但与我们印象中的“天之骄子”还是有些差距的。通过比较发现,女生和农村大学生比男生和城市大学生表现出了更多的不自信。调查显示,74.7%的学校有专门的心理老师和心理咨询机构,但当大学生遭遇心理问题时,却很少有人会求助于学校中的心理老师或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通过这两个途径寻求帮助的大学生仅有3.3%,甚至有69.6%的大学生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不是我们不想找心理老师,实在是不太方便”,潘扬说。</FONT></FONT></P>
<P ><BR><FONT size=3><FONT face=仿宋_GB2312>  据了解,虽说现在很多大学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或是有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但是由于不少老师并非专职,学生要想进行心理咨询必须预约,“有时要提前几天甚至一个星期预约”,一名同学说,所以,好几次他想找心理老师的时候,都因为老师那里有其他学生,或是预约时间到时自己的心理问题已基本解决而最终放弃了。而周围的亲朋则成了大学生们心理求助的主要对象。调查显示,63.8%的人遇到不顺心的事选择找同学、朋友或亲人倾诉,但还有16.4%的人选择强忍着。</FONT></FONT></P>
<P ><BR><FONT size=3><FONT face=仿宋_GB2312>  据悉,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790份,其中男生412人,女生378人,调查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樊未晨)(中新网)</FONT></FONT></P>
<P ><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3></FONT> </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2-3 17:19:00

有同感,真的,很不自信。

不知道这样的心理状况怎么才能改进,有哪些求助方式和机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4 08:22:00

大学生普遍感到压力较大,现实中的种种问题他们自己难以破解,如就业问题、职业竞争问题、住房问题……都需要他们面对,而他们又有独立意识,不愿意找父母与求它人,只有默默承受。社会对他们应该邓以足够的理解、关心与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4 08:28:00

补充一点资料:

据教育报载:相关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北京高校今年因自杀身亡的学生已有九名。据不完全统计,二00四年,北京高校因自杀而死亡的学生有十九名,二00五年,又有十五名北京高校学子因自杀走上不归路。专家分析,抑郁症是大学生自杀的首要原因,而大学生抑郁症大多是由于学习、就业等外来压力造成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5 8:09:3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4 09:53:00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并辅以心理健康咨询活动,有利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另外加大对贫因生就业引导与协助也是必要的,因为他们面对压力会较其它学生更大一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5 08:06:00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忍受压力,这个工作应该从基础教育开始抓起。现在谈素质教育,往往注重什么“快乐学习”“兴趣教育”“鼓励教学法”,而现在的孩子的家庭往往也给孩子们一些过度的溺爱,至使学生经受不住挫折。一旦有了压力,自己无法排解,于是便有了一些悲剧的产生,因此,从小学教育开始,就应该让孩子们受点挫折,不要一味的“捧”,让他们学会面对压力,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