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简介“互联网+政务服务”作为推进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建设的机制,有助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资源配置优化和服务创新。其根本目的在于统一且便捷地实现政府部门间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达成“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避免重复投资与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还有新的信息孤岛的形成;因此,方能优化营商环境和包括社会基本保障在内的便民服务。参考曲永义和王可(2022)的做法,使用“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的政策虚拟变量(Treat×Post)表征。若样本城市为试点城市,则赋值为 1,否则为 0;Post为年份虚拟变量,2016 年及之后取 1,否则为 0。另外,本数据集为地级城市范围,根据201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文件“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名单,当中‘石河子市’, ‘济源市’, ‘阿拉尔市’, ‘文山州’, ‘敦煌市’, ‘伊宁市’, ‘格尔木市’不为地级市,因此本数据集不包含上述城市。
数据来源
人工整理,全部内容真实有效。
时间跨度
2007-2023
数据范围
城市层面
数据指标
 
参考文献
[1]曲永义,王可.中国政务服务信息化及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2,39(04): 25-44.DOI:10.13653/j.cnki.jqte.2022.04.007.
[attach]4684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