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499 18
2006-12-04
<P>去年花菜价格很高,而今年的花菜却价格很低。今年花菜就是价格再低也没有人要,有些菜农不得不让花菜烂再地里,因为如果雇人收割,买花菜的钱还不够请工人顿便饭,就不要说付工人工资了。</P>
<P>这个问题在市场经济下是难以解决的,因为每个决策者都是独立自己决策的,在决策时也不知道别人是不是也在做着这样的决策。这个问题在计划经济中就很好解决。在计划经济下可以让一个地方生产花菜,而其他的地方则不生产花菜。</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2-4 21:36:00

其实,市场经济并不就代表盲目生产,市场经济的“市场”必须符合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依据,否则,它就是一种假象,当菜农们作为一个独立的决策者,他们必须把握消费者预期需求所显示的信息,必求信息的相对对称性,否则,他们的供给将可能难以发挥其功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4 22:16:00

这个问题在市场经济下是难以解决的,因为每个决策者都是独立自己决策的,在决策时也不知道别人是不是也在做着这样的决策。这个问题在计划经济中就很好解决。在计划经济下可以让一个地方生产花菜,而其他的地方则不生产花菜。

市场经济是通过价格规律,以及不断试错来配置资源的。

老实说,市场经济要命不是在这里,个体系菜农可以通过整合成规模化经营的农业公司,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的解决。市场经济要命的是越来越多和复杂的分工。随着经济体系越来越复杂,科技门类和工作种类不断增加,市场本身配置资源的成本也在越来越高。而且也市场经济也会越来越脆弱。信息的不对称,如果企业家真正要选择理论上的最优配置,那么谈判的时间有可能比人类历史还要长,而且科技进步是不是要等待的市场最优的配置这一漫长而无边际的时间。纯粹的市场经济存在巨大的成本 ,因为在个别劳动者不能完全理解整个经济体系的时候,一切资源和人力的组合都需要用试错法和竞价来挑选,这对于两个樵夫组成的砍树经济或许合适,但如果你指望任何现代工业企业的全部成员通过自由的互相交易来完成分工合作,谈判时间可能会超过整个人类历史,甚至永远无法达成谈判。在这一方面,企业家要比经济学家清醒的多,为了最大程度的追求效率,他们不追求虚幻的“最优配置”,而是宁可在一定程度上用人类智慧来分配资源而不去指望低效率的市场。

其实,市场经济并不就代表盲目生产,市场经济的“市场”必须符合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依据,否则,它就是一种假象,当菜农们作为一个独立的决策者,他们必须把握消费者预期需求所显示的信息,必求信息的相对对称性,否则,他们的供给将可能难以发挥其功用。

我看你这个家伙市场经济的理论也学得不怎么样么?你这样说,好像每一个人都是无所不知,全能的人了。

市场经济是通过价格规律和不断试错来配置资源的。

他们必须把握消费者预期需求所显示的信息,必求信息的相对对称性
你说你这句话搞笑不!个别劳动者能够完全理解整个经济体系吗???你的市场经济理论怎么学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4 23:12:0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4 23:18:00

大约在上世纪30年代,对自由经济的盲目崇拜就已经被凯恩斯终结了,罗斯福是主刀手,从美国经济开刀。所以当今世界上的主要经济体都不会放任自己的经济被自由市场摆布,尽力避免市场的盲目性已经成为政府的一项职能。

所以你说的这种事情不可能在现有的经济体中大规模出现了。即便偶然出现,政府也会出面解决一部分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5 18:57:00
以下是引用jianglang_cn在2006-12-4 23:18:00的发言:

大约在上世纪30年代,对自由经济的盲目崇拜就已经被凯恩斯终结了,罗斯福是主刀手,从美国经济开刀。所以当今世界上的主要经济体都不会放任自己的经济被自由市场摆布,尽力避免市场的盲目性已经成为政府的一项职能。

所以你说的这种事情不可能在现有的经济体中大规模出现了。即便偶然出现,政府也会出面解决一部分问题。

私人不会服从政府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5 19:05:00
以下是引用专杀美国杂种在2006-12-4 22:16:00的发言:

这个问题在市场经济下是难以解决的,因为每个决策者都是独立自己决策的,在决策时也不知道别人是不是也在做着这样的决策。这个问题在计划经济中就很好解决。在计划经济下可以让一个地方生产花菜,而其他的地方则不生产花菜。

市场经济是通过价格规律,以及不断试错来配置资源的。

老实说,市场经济要命不是在这里,个体系菜农可以通过整合成规模化经营的农业公司,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的解决。市场经济要命的是越来越多和复杂的分工。随着经济体系越来越复杂,科技门类和工作种类不断增加,市场本身配置资源的成本也在越来越高。而且也市场经济也会越来越脆弱。信息的不对称,如果企业家真正要选择理论上的最优配置,那么谈判的时间有可能比人类历史还要长,而且科技进步是不是要等待的市场最优的配置这一漫长而无边际的时间。纯粹的市场经济存在巨大的成本 ,因为在个别劳动者不能完全理解整个经济体系的时候,一切资源和人力的组合都需要用试错法和竞价来挑选,这对于两个樵夫组成的砍树经济或许合适,但如果你指望任何现代工业企业的全部成员通过自由的互相交易来完成分工合作,谈判时间可能会超过整个人类历史,甚至永远无法达成谈判。在这一方面,企业家要比经济学家清醒的多,为了最大程度的追求效率,他们不追求虚幻的“最优配置”,而是宁可在一定程度上用人类智慧来分配资源而不去指望低效率的市场。

其实,市场经济并不就代表盲目生产,市场经济的“市场”必须符合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依据,否则,它就是一种假象,当菜农们作为一个独立的决策者,他们必须把握消费者预期需求所显示的信息,必求信息的相对对称性,否则,他们的供给将可能难以发挥其功用。

我看你这个家伙市场经济的理论也学得不怎么样么?你这样说,好像每一个人都是无所不知,全能的人了。

市场经济是通过价格规律和不断试错来配置资源的。

他们必须把握消费者预期需求所显示的信息,必求信息的相对对称性
你说你这句话搞笑不!个别劳动者能够完全理解整个经济体系吗???你的市场经济理论怎么学的?


呵呵!我看你这个家伙不是断章取义就是理解能力有问题,我的贴子中有“每一个人都是无所不知,全能的人了。”的意思吗?我看你连“信息的相对对称性”与“完全信息”这两个概念都未搞明白,不看清楚人家的贴子老是搬出前苏联人的什么什么过时理论误导别人,在那里说来说去就只有那几句话!

我上面那句话的重点是“信息的相对对称性”,我总的意思是指生产商和政府掌握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完全性程度之比较与生产商和政府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之比较,如果生产商对消费者的需求信息比政府对消费者的需求信息的相对对称性高,则我们一般所说的市场经济好,如果相反则政府的宏观计划经济好,上面那个事例中,如果政府比菜农们了解市场行情则应出面干扰调节。从社会组织角度看:生产商的能力是通过的生产的产品功用价值体现的,而政府则从社会系统整体的角度通过分配的使整体合理、优化而得以体现的,各自有不同职能,我早已说过治国、组织管理如治人,此中道理相通。

纯计划之所以错误是在于它以政府是理性的主体为前提的,以为所有计划调控都可以比组织或个人的合理,或掌握更多的信息,纯市场之所以错误是在于它以组织或个人的是理性的主体为前提的,以为所有决策主体都可以比政府的决策合理,或掌握更多的信息。而现实中两者都有可能。

可参看:《完全信息和理性人与信息对称 》、《人竞人(社)择”与“我择人竞”的原理 》、《信息对称、个人的成功与环境(或目标系统)的优化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5 19:11:3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