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方法的改进
前 言
苄星青霉素是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用以预防风湿热,治疗各期梅毒,也可用以控制链球菌感染的流行。苄星青霉素是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肌肉注射为首选的给药途径。
目前存在问题
苄星青霉素颗粒大,极难溶于水,溶于水后呈白色乳液状,肌内注射时经常出现针头堵塞。为防止针头堵塞,临床上经常采取粗针头(9号)、大剂量溶媒(5ml)及注射时快速推注方法进行操作,虽然提高了注射成功率,但有注射时患者疼痛感强烈、注射部位疼痛持续时间长和硬结发生率高的缺点。有研究发现苄星青霉素注射疼痛程度严重,有患者甚至发生晕针,致使部分患者拒绝或中途终止治疗。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由于硬结产生,部分患者反应注射后疼痛比注射中疼痛更甚.[1]另外,注射时由于针头堵塞需大力推注,易使注射器与针头脱开,导致药液喷射造成浪费;护士在操作时因担心注射失败,增加患者痛苦,担心患者投诉等,心理压力增大;患者由于多次注射,也担心护士操作失败影响治疗效果,易产生恐惧心理。1 黄关笑 刘雁平 卢关珠 提高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成功率的方法研究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年2月第32卷第2期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