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的cpi为5.5%,环比依然在上升,说明通胀压力依然大,要知道去年的这个时候依然是高位。
1.统计局的所谓权重分配只不过是为了人为调节综合cpi的一种游戏。原因是统计局至今不公布各个权重的比例,目前有的只是根据统计局公布若干年前的大致比例,并不详细。曾经按照统计局每周公布的历史数据做回归分析,发现如果设定常数项,大约在0.06左右(具体记不清了),拟合度高于0.99如果不设定常数项,拟合度同样高于0.99,而且设定常数项的条件下,有可能变量之间存在共线性,仅仅从历史数据来分析,说统计局低估cpi指数的数据证据不足。
2.统计局计算综合cpi指数,把很多因素按权重计算,既然是综合的,为什么没有把房屋购买支出计算在内,而是算作投资。那么按照目前中国人对房屋的特殊心态,计算综合cpi总要计算一定比例的住房支出,而非仅仅是租房支出。
3.食品同比11.9%,要知道食品在百姓心中的重要程度,食品在百姓日常支出的占比很大,食品价格上涨会减少其他方面的支出。把食品做为cpi指数,可能更能反映现实。统计局权重后,数据变得失真了。
cpi预测:我觉得现在企业处境很差,尤其资金链紧张,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放松信贷额度,这时候必须要cpi降下来,给市场一个预期。我觉得是因为是要流动性放松了,才把cpi人为做到了5.5.而且中国经济体依赖银行信贷的程度特别高,此时信贷放松也只是小松,大松带来的是更加严重的通胀;但是小松并不解决制造业的问题,从而整个经济体陷入矛盾的泥潭。这样治标不治本的方式带来后期更加严重的问题。周小川没有能力应对这些(从之前的池子理论能看出他的能力,个人人为)。目前中国经济政策的目标还是保增长,为了避免经济增长率的下降,个人人为2011年后2个月的cpi还会缓慢下行(统计局计算),进入2012后,由于过年的因素,统计局要有所表示,从而可能略有回升或者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