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管理软件实施人员,服务水平也参差不齐,让很多企业在实施管理系统的时候遭遇难产尴尬。本想提高战斗力,结果变成了自杀。这些问题都来源于软件实施人员奇缺又有水平不足,难以应对复杂需求的实施所致。
对ERP开发已经有了相对成熟了解的范洋洋是一名软件实施人员,毕业后的4年全部在做ERP相关工作,对ERP这份职业也非常有感情和信心。从刚开始的
ERP开发,到后来的实施、售后服务、在线服务,走的路途也算平坦,加之自己的个性外向开朗,口才也还不错,又喜欢跟客户打交道,单位让范洋洋做了售前顾问和项目经理。持续了一年,却因为发展遇到了瓶颈,促使范洋洋放弃了已经相对优厚的工作。他所在的公司规模不大,周围没有人比自己更懂ERP,但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自己是个只有“半桶水”的人。觉得需要充电,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到用友学院接受专业的培训。
进入用友学院后,遇到了范洋洋想象不到的困难,“我来用友学院的时候,是在ERP行业工作了3年,大大小小经历了十几个项目,总的来说还是有基础的,而且自认为学习能力也不差,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起来都有点吃力,所以不难想象到其他没有经验的同学学习起来会面临怎样的难度。”范洋洋说,但是分小组的学习模式还是给学员们带来了很大的好处。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声音,每个人的际遇和经历不同,性格也不同。这样能够做到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但是也存在另外的问题,“随意搭配的6个人,你不服我,我不服你,还有些不管闲事,只管自己的,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性格,共同点就是都有点不和谐。”后来范洋洋想出了一个不俗的办法,那就是让大家一起说一个人的缺点,不允许说一句好话。“一开始肯定都不愿说了啊,怕得罪人什么的,然后我就抛砖引玉,先开始去说别人的缺点,慢慢的,大家就开始敢说了,自己看对方不顺眼的地方都说出来,这是第一步;大家既然都知道缺点,就去说出自己的想法,帮助对方改善这是第二步。” 这种小组会议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有助于大家更加清醒的了解自己的弱势,从而取长补短。然而,对于部分人对知识不求甚解的态度,小组模式还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范洋洋说,那时总被小组组长逼着上自习,逼着教会彼此,逼着分享人生经历,这样的“逼迫”还是很有用的,在教会人家的同时,自己也对软件和企业管理的理解上升了一个高度。
“空杯心态”是范洋洋进入学院后才听到的一个名词,就是说如果不去做空杯的话,根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不是空杯的话,考虑太多的话,会不敢去做一些事情比如不敢逼组员,怕组员……不开心、怕组员不给面子,怕组员不理自己,这些担忧都是因为没有做到“空杯”。还有一个特别有价值的词就是分享,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验和阅历,无论分享什么,在分享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口才和胆量,听你分享的人,又会掌握一些新的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从范洋洋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学习做一名好的软件实施顾问不仅需要全面的技术,和实施的经验,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法,奠定了良好的思路才能让复杂的实施过程变得明朗有条理化。这也正是用友管理软件学院能够给到学员最重要的课程“思维方法”。
接受系统训练后,范洋洋顺利毕业,如愿进入了理文纸业,毕业后不到一年时间里实现了“三级跳”,从“初级实施顾问”晋级到“高级实施顾问”。他说:在学院呆过六个月后,我在
ERP软件这个领域相对来说算是非常专业的,后来做的时候,我可以很自信的说我是‘科班’出身,而对于软件的实施套路也有很好的把握。之前可能只是做事,而现在是有计划,且能预期结果,做事比以前也更加自信,有目标。”六个月时间,范洋洋认为自己最大收获就是:心态、计划力和方法。“一个好的心态,是成为一个优秀顾问的最基本的原则,有计划才能完善的做好一件事情,方法是快速做好事情的有效捷径。”
ERP是企业管理模式的全面创新,变革,而变革是一个复杂、充满矛盾斗争的痛苦过程,不可能自发地完成,需要周密的策划和细致的管理。面对企业的要求,经过用友管理学院培训出的管理软件顾问,可以轻松上阵用信息化工具为企业优化管理,更专业贴心的服务人才为企业打造顺畅的管理流程,让企业至于不败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