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2530 6
2011-11-11
自从团中央以及各省团委组织“挑战杯”创业大赛以来,其他行政机构或企业组织、社团组织的创业大赛日益增多,积极参与的高校也越来越广泛,学生的参与度也越来越提高。但是,我作为已经获得三届湖南省“优秀指导教师”的一名大学老师却感觉到越来越难以碰到优秀的参赛作品了。因此,我在此特提出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作品的评优标准,以供学生参考。    第一,优秀的创业计划应该具有现实的依据,例如:项目或者是学生和老师已经着手创业和经营的活动,或者是老师或学生自己的专利或发明的产业化,社会上的人委托学生进行专利技术商业化的项目也是不错的现实基础;
    第二,具有创新性,项目有特色,创意特具想象力,即:或者提供了市场上没有的服务和产品,或者经营有新的手法,或者业务流程和作业管理办法的创新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或者具有其他卖点,等等;
    第三,具有可行性,这里的关键是对项目的产品开发、公司选址、人力资源条件、原料供应、技术研发、市场开拓、风险管理等的论证可信,即:论证的数据真实、全面、深入和权威,论证的方法正确、科学;
    第四,计划书的各要素是互相支持的,是从实际出发,内容言简意赅;
    第五,工作细致,工作量较大,辅助材料反映了作者踏实的调研、严谨的论证以及充分的材料准备;
    第六,计划书的要素齐全、格式规范,设计漂亮,图示精美,语言流畅,表达精准;
    第七,项目团队搭配合理,能适应项目的现实运作和事业的发展。
    但是,目前我们学生的一些作品除了做得很厚以外就没有值得点评的优点了。因此,我还郑重提出几个注意事项:
    第一,参赛作品切忌抄袭和啰嗦。所谓抄袭就是:计划书上的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以及运营管理等等内容如果用在别的项目上仍然说得过去,其内容与产品本身的关系并不密切、与拟设立的公司的宗旨和战略任务不协调,这往往是作者行文教抄袭科书或抄袭以前优秀作品的结果;抄袭往往还带来累赘,计划书又长又臭,前后不衔接,缺乏针对性,空洞无物。
    第二,参赛学生切忌投机动机。参赛不是为了拿奖、不是为了综合评分和奖学金等,学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仅仅是为了将好的点子、好的发明商业化,是为了学会调研、学会科研、学会合作、学会做大材料,是为了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为了走向社会,是为了培养创业勇气、经营意识以及创新精神,是为了互相学习,为了自学经济管理知识。如果我们学生仅仅抱着参赛拿奖的目的,我们就会去其精华取其糟粕。
    总之,我们做事要老老实实、用功要踏踏实实、做人诚恳诚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1-17 16:42:49
我觉得第一条很重要,创业大赛的心态不应该是我这里有一个点子你看看行不行,而是我这里有个项目经营的很好,需要你们给我投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7 18:11:19
多谢指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8-14 11:24:36
经验之谈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8-19 21:38:33
写的不错,防止一哄而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0 20:30:40
所言甚是。不过好的项目就是成功的一半,但是,作为高校学生, 上哪儿去找好的项目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