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朋友,问起美国国会法案,想从中国搞钱的问题。
其实很简单,美国一直进行的是靠信用扩张,就是借钱来支撑经济发展(主要是消化外贸赤字和财政赤字)。而你要借钱,就必须有抵押。最好的抵押就是房地产。
而美国全国人民欠的钱,因为是按照2008年之前的土地总价值来抵押的,那么现在土地贬值了,导致的结果,就是总债务,高于总抵押价值了。这个就是所谓资不抵债了。
一个解决方法,就是让你老中们过来炒房地产,一人投资50万美元,来个N百万人,就把人家的土地估价再次给“市场价”上去,变得可以资比债多,然后可以继续借债了,岂不是好事?
可惜的是,老美算盘太精,本来是一石头打三只鸟的。先是救了房地产业(就像日本80年代干的那样),然后是带动建筑业和大宗商品(老中买了房子,要折腾一下各自家具吧),最后就是稀释中国ZF手上的巨额美元。
但是这样的好处之下,居然不肯给人家一个绿卡,简直就是下作了。想一想吧,要跑出来的人,还不是移民,两边都不搭,出了问题,岂不是两边给人宰?
说实在的,你能够在国内把生意做大,自然有不少当地官府的各种同学、亲戚、朋友等等关系。不管中国如何变化,你还有些当地的渊源吧。
要是带着巨资移民出去,楚人无罪,怀璧有罪。到一些不熟悉的地方,要是人家当地官府的人,垂涎于你的巨资,结果就是当地发生一桩满门被害的刑事案,那么人家当地ZF,就只好无奈地继承你的遗产了。
不要以为危言耸听,在大萧条的时候,这种事情在美国发生不少。乱世时候的怪事,是不能用常理来推测的。
对中国国家层面而言,因为人民币国际化还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国家手上持有的美元,某种程度上是起了保障金融和经济安全的作用。由于大部分的进口,还必须依赖于美元,那么这种外汇的作用,颇相对于清朝时候的银子。
而清朝经济的衰亡,首先在于鸦片导致的白银流失。当然和今天自己拥有国内的金融和货币主权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如何保持外汇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出现有序和可控的局面,既要防止大规模热钱涌入中国,也要防止大规模外汇溢出中国。这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有一段时候,为啥有一大帮人气势汹汹地要分掉中国ZF手上的外汇。因为在人民币没有成为国际货币之前,这样的做法,都是在打击在国际经济讨价还价中的中国国家金融能力。
不要看到某些理论上的口号喊得有多响亮,最利于中国人的策略,在于一个渐进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