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到最近媒体喜欢用的词是“强心剂”“强心针”,似乎中国的经济都是站在刀尖上,
防止大的风险而被打了太多的针,而且都是强心的。
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时,防止经济下滑,紧急投入4万亿,大家都兴奋起来,股市涨了。中国做为负责任的大国,又一次让世界震惊,彰显大国形象。那时候说的资金没有问题,变为现在的高通胀。如同往经济中注射了肾上腺,让中国的经济在世界上率先回暖。现在问题出现了.............
在今年经历了高铁故障、动车事故、刘志军下台等一系列事件后,铁道部的问题显现了。铁道部下属的公司领导齐聚北京,向铁道部请求资金援助。媒体普遍说中国的铁路建设停工70%-90%。资金链面临断裂,中铁、中铁建很多企业的负债率超过了80%,这在其他行业是不可能存在的,商业银行已经不敢再信贷介入。如今2000亿的债券又发行了,又是强心针。用业内的话说,2000亿象胡椒面撒下去。铁道部第三季度的财务报表显示应付账款为2500亿。考虑到接近年底,2000亿更像中铁和中铁建的过年费,很快就要消耗。
从2010年下半年,cpi已经高位了。央行更是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提高利率。提高的频率超过了历史水平。周小川的池子吸收不了那么多的流动性,只能继续打针了。而且打针的同时并没有其他的辅助措施,导致银行的每一次加息,更加催生了民间高借贷以及企业的生存困难,甚至地方负债都撑不住了,终于出现违约了,如云南。当ZF意识到小企业生存困难时,发文让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时,人行在提高存款准备金,银监会在控制信贷额度,银行没有钱了,下发的文成了空文。最近几个月跑路的人越来越多了,地方ZF的还债压力越来越大了,中央又批准三个省份发债来应对。是不是又要打针了?
再来看下另一个方面,需要打针的反而采取了保守治疗,吃药。
税制改革:个税提高起征点,还兴师动众地广泛地征求意见,结果提高到了3500.要知道个税收入占国家财政的收入比重并不高,个税收入的减少并不会对国家的财政收入影响多少。增值税改革,十二五开始,增值税的范围加大,把原来缴纳营业税的改为增值税,上海的试点刚刚起步,仅有物流行业等少数行业试点。在全世界的国家财政收入在缩水的时候,我们却依然比去年增加30%,而制造业危机重重。
房地产改革:在房地产的价格已经让普通的老百姓无法承受时,国家终于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经过几个月的限购等手段,房价有下降的征兆了,但仅仅是阴跌。当所有的商品价格在上涨时,只有房价没有上涨,这不符合经济规律,原因是ZF非正常打压的结果。ZF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手段来降低房价,要打针,而不是仅仅试点房产税,限购,限价。当然ZF也不能让房价大幅下跌,银行的信贷资产中有很大比例都是用房产抵押的,房价下
跌的结果是ZF为银行埋单。另一个方面,房价下跌,地方的土地也卖不动了,土地出让金也就没有了,ZF的资金链也受到影响。连续好多年,地方ZF的社会保障房建设都没有达标,今年在中央ZF的军令状的压力下,开工率达到了100%,保障作用能有多少?地方ZF仍然在充数。要解决这个问题,太过复杂,牵扯到行政官员的考核体系改革等各个方面。但仅仅吃点药,是结果不了问题的。近日建设部官员承认目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是不得已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