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范用字调查报告
不规范用字调查报告1
中国文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刚上一班级的学校生都知道写规范字。但是,如今的街头消失了很多“不规范”的字,这些字有的消失在招牌上,有的消失在街头的路标上,有的字是将汉字简化了一下,有的干脆用另一个同音的字代替本来的字。在调查的过程中,我发觉了大量的汉字书写不规范的现象。
一:部分招牌使用同音字
行走在新郑喧闹的步行街上,我看到了很多这样的现象:为了吸引顾客,一些人把“依依不舍”写成了“衣衣不舍”,用“衣”来代替“依”;一家饰品店的名字为“缘来是你”用“缘”来代替“原”;更有意思的是一家窗帘店的名字,是一句诗——“万里平纱落秋雁”,用“纱”来代替原来的“沙”!这其中的妙意,不说你也会懂。
二:菜市场的招牌错字多多
买鸡蛋的小贩把“蛋”写成了“旦”;一个阿姨把“斤”写成了莫名其妙的字;有一家“批发烟酒”的店,竟然写成了“批发烟洒”,这......真是让我“大跌眼镜”啊。假如这样的现象始终连续下去,那我们的文字有会变成什么样呢?我无法想象。
三:街头路标,错字真好玩
在某条街的中段,赫然立着两个大字:“公则”!天!“公则”是哪里?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