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防控知识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1957年在加拿大首次报告。主要侵犯儿童,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也可在较大儿童或成人中流行。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少数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循环、呼吸或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2008年5月2日,手足口病被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目前没有研制出手足口病疫苗。该病在夏秋季比较常见,可以出现散发,也可以引起局部流行。
 疾 病 概 述
.
潜伏期该病的潜伏期为2~10天,最多可达到21天,平均3-5天,。传染源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