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7411 11
2011-11-16
今天随便翻了奥胡斯大学经济系的几篇博士论文,发现竟然都是小论文组成的大论文。
晚上吃饭的时候问老板为啥,他认为要重头写一本博士论文是浪费时间,而且刚一开始一个人根本不知道他要做什么。

如果是在德国,那么博士们还要花费好久去学习如何写专著。所以就会出现一个博士论文是三种不同类型的文章,比如劳动经济学+计量+时间序列的,那么答辩委员会的三位专家必然会是分别三个方向的专家。


我问他答辩之前是否有盲审呢?他认为盲审也是扯淡,期刊投稿可以这样,对博士论文来说就不该。如果匿名的话,google一下就知道了。我想那是因为人家都是发表了的论文所以才能搜一下就知道谁了。

但是人家这样做的前提是有专家提名,看你这个论文是否达到博士论文水平,到了才能答辩。答辩基本就是个形式了,家人朋友来参加一下。我猜如果采取这种形式,在国内会造成博士文凭更加泛滥,砖家更加提名,不得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1-16 06:34:45
说的有道理,但是导师会掌握你论文的水平的。国外要求相对严格,国内如何这么放松,那就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16 07:03:18

说的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16 07:47:00
呵呵,当前的博士答辩体系是劣币驱除良币的行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16 08:01:10
期刊审稿也存在google一下就知道作者的情况啊。除非你从没把文章发上网过或者从没在会议讨论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16 08:03:13
个人认为楼主的建议确实有必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