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赶场楼市打蔫,以千亿计的
炒房资金被海南楼市“深度套牢”。
11月的海南温暖如夏,楼市却像霜打的茄子,疲态尽显。上周7天,海南全省的房产仅成交606套,平均每天不足百套。
少得可怜的成交量把一众开发商逼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一门心思想着逃出围城。宽阔的道路两边,
楼盘打折广告扑面而来,物业或土地转让信息随处可见。
头顶国际
旅游岛光环也扛不住调控威力,在对市场最为敏感的民间资本眼中,海南楼市,已从昔日的“香饽饽”变成了送不出去的“烫手山芋”。
“铁九铜十”黯然退场,海南楼市一时间似黑云压城。
全省商品房市场10月份共签约2883套,环比上月减少了310套,签约面积约25万平方米,仅相当于去年月均销售面积71万平方米的三分之一左右——本应是销售旺季,海南楼市“银十”的成绩单却令人大跌眼镜。
进入11月,楼市成交进一步萎缩,上周海南全省房产仅成交606套,环比再跌23.9%。
曾几何时,海南楼市在国际旅游岛概念刺激下,堪称“热钱”的天堂,数千亿资金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蜂拥而入,把海南的地价、房价炒上了天。谁料调控政策层层加码,这波热潮仅持续了几个月便陷入有价无市的僵持期,而这一“僵持”就是一年半,终于,当“金九银十”变成了“铁九铜十”,开发商和炒房客们都已经坚持不住了。
从本报记者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虽然地方政府、银行等对海南楼市前景仍表示乐观,但扑面而来的楼盘打折、物业或土地转让的广告透露出,民间资本撤离的心情已非常急切。
炒房客表情
从疯狂涌入到急着跑路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新一轮的房地产盛宴由此开启。数千亿资金涌向海南,跑马圈地、开发承建、批量购房……很快地,“炒房客”便渗透到海南楼市的各个领域。
如今,这些资金却如热锅上的蚂蚁,无心恋战,急于撤离。
开发商处境
从鸡犬升天到全面洗牌
只有在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
记者调研发现,即使在海南楼市整体萧条的情况下,一些品牌开发商的房子依然卖得很好。其中的佼佼者雅居乐,其位于陵水的清水湾项目今年前10个月的累计销售额已达75亿元,接近去年全年销售85亿元的水平;而2008年才进驻海南的万科,其位于三亚的首个项目万科森林度假公园,一开盘就卖了10个亿。
资金实力决定开发与扩张进度,品牌开发商或因销售回款较好、母公司实力雄厚、融资渠道多元化等,开发进度并未见放慢,有的甚至还逆势提速及扩张;与之形成鲜明对比,资金实力弱的民营开发商今年明显放慢了开发进度,有的已经出现停工,还有的甚至计划出让项目。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海南房地产行业凭借国际旅游岛概念“鸡犬升天”的局面已经过去,行业大洗牌不可避免,存活下来的企业在未来将主导海南楼市的走势,他们将带领海南的房地产业从之前的混乱走向有序和规范化。
从政策层面来看,海南省政府也有意引进及扶持大型品牌房企在海南发展,早在去年3、4月份,海南省住建厅和国土厅在制定房地产行业相关政策时,就已经开始往大型品牌企业偏斜。当前,万科、雅居乐、华润、中信、恒大、富力等知名开发商已进驻海南,并通过兼并收购占领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无论如何,年底都是对现金流要求最高的时点,巨量贷款、工程款、员工薪酬等费用的支付与结算,与“热钱”的撤离、低迷的成交共同形成一道槛,跨不过去的开发商将被淘汰出局。有业内人士预计,如果调控政策不松动,开发商将不得不以价换量回收资金,这意味着春节前海南的楼价还将继续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