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据媒体报道称,飞鹤乳业下属子公司黑龙江省飞鹤甘南欧美养殖有限公司出现布鲁氏杆菌,几十名工人、600余头奶牛陆续染病。工厂职工称,奶牛得了传染病之后还正常产奶,并拉到北厂生产线上生产成奶粉。不过这一说法遭到了飞鹤方面的否认。
投放疫苗 员工被传染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黑龙江省飞鹤甘南欧美养殖有限公司曝出布鲁氏杆菌病病例。几十名工人,上千头牛陆续染病。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2010年10月左右,养殖场奶牛被查出得了布病后,员工开始为奶牛接种布鲁氏杆菌活菌疫苗。养殖公司员工马光亮认为,奶牛得了病之后,才被接种布鲁氏杆菌活菌疫苗,“奶牛是肯定得了病的。”
据中国之声报道,修蹄工杨先生称,“我们得病的原因就是因为投这种活菌疫苗,这种菌投到牛身上可以让牛一年内维持原来的产量。在我们之后厂子又投了三次苗,这三次每投一次之后就有一批人得病。”
杨先生还表示,厂子现在80%以上都是布病牛,但厂方到现在为止还没有采取解决方案。牛得病了之后还在正常产奶,还是拉到北厂生产线上生产成奶粉。马光亮也说,自2010年11月到今年2月这段时间,病牛产的奶一直在供给生产线。
飞鹤说法自相矛盾
据网易财经报道,飞鹤乳业承认了员工感染布鲁士杆菌病的事实,并称正在与员工协商赔偿事宜。不过在对于奶牛是否感染布鲁士杆菌病的事实上,飞鹤集团不同部门之间的说法自相矛盾。
飞鹤甘南欧美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绍岗表示,员工染病情况的确存在,是因为在给奶牛接种布鲁氏杆菌活菌疫苗,员工感染上布鲁氏杆菌,并解释称因为企业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经验的欠缺,导致奶牛和职工染病。对于奶牛感染,他表示“奶牛感染布鲁氏杆菌是发生在2010年10月,当时只有6头奶牛发生了感染布鲁氏杆菌现象,当时我们对染病的奶牛进行处理,淘汰后屠宰掩埋。现在整个养殖场4000多头奶牛均没有出现布鲁氏杆菌感染现象”。
不过,飞鹤集团总部的说法却否认了奶牛染病的说法。飞鹤集团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兼营养部总监唐红军表示,甘南县的飞鹤养殖场从来没有出现过奶牛感染布鲁氏杆菌的现象。同时他反复强调飞鹤甘南养殖场奶源不存在任何问题。
污染乳制品可传染给人
布鲁氏菌病在中国属乙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H1N1流感等疾病。布病病原菌主要由患病牲畜传染给人,使其出现发热、关节肌肉疼痛、乏力、多汗等临床表现,严重的可能导致中枢神经损伤,引起脑膜炎等并发症。
这种细菌可能通过三种途径进入人体:人吃了被感染的奶制品、通过人体表面的伤口感染,或通过眼睫膜、鼻腔黏膜、口腔等途径感染。
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如果奶牛被发现感染布病的情况,要进行屠杀、掩埋等无害化处理。王丁棉还称,如果病牛继续产奶,生产出的乳制品也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虽然可以杀菌,但也会存在不安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