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976 1
2006-12-14

时间:2006121315: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13日电 香港《文汇报》载文称,最近,有调查发现,公众对当代大学生的评价很不理想。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大学生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精神萎靡不振”,认为大学生“学习态度非常好”的比例只有8.5%。

“大学生在公众中的形像已经跌到20年的最低点”是这项调查得出的结论。这就隐含着以下危机。

  (一)青年理想危机。大学生形象扭曲背后是大学生理想追求的危机,由于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不规范,以及强大的竞争压力,导致了大学生对社会的一些畸形认识,并导致个人追求的畸形,傍富、奢侈等现象的出现,无不是他们追求危机的折射。大学生追求危机是可怕的,因为大学生追求的危机直接影响到一代青年人的追求趋势。

  (二)民族创新危机。大学生形象扭曲的直接恶果就是我们的民族创新危机,大学生应该是民族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应该朝气蓬勃,应该激昂向上,然而,现在许多大学生却极端自私,精神萎靡,看破红尘。我们民族创新的后备力量如此,是让人担心的。

  (三)教育改革危机。大学生形象扭曲的背后是巨大的教育改革危机,当前教育改革实在不能说成功,尤其大学教育,盲目扩招,学费飞涨,论文造假,豪华教育,大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能有好熏陶?教育改革危机,垮掉的不仅是一代,而是几代。教育改革危机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了。

  (四)社会精神危机。大学生形象的核心是社会精神的凝聚,大学生形象扭曲暗含的是社会精神的危机,虽然这些年在张扬社会主导精神上没有丝毫放松,但是,这种精神却实在没有真正进入到公民的心中,尤其没有进入到大学生心中。试问大学生心灵深处,有多少真正事业第一,国家责任第一,公民义务第一的?社会精神是社会繁荣的基础,社会精神危机的后果不敢想象。

  (五)家庭未来危机。一方面,大学生要组成家庭,一方面家庭要把孩子培养成大学生,而大学生的形象扭曲,无疑给大学生家庭带来了迷惘,给中国诸多家庭带来了迷惘,这种迷惘影响的是家庭文化的健康,让人担忧。

  (六)文化时尚危机。大学生是时尚的标志,大学生形象扭曲实际上是文化时尚的危机,不客气的说,现在的文化时尚实际上处于一片混乱,贵族电影层出不穷,娱乐电视不厌其烦,低劣书籍充斥市场,网络文化更是鱼目混珠。大千世界,大千现象,本来正常,但是崇尚奢侈,崇尚豪华,崇尚私欲,崇尚怪诞就不正常了。

  (七)社会公德危机。其实,大学生形象扭曲和我们当前的社会公德危机不无关系,官员腐败,公民冷漠,丑陋现象泛滥,大学生在一个公德失落的环境中,他怎能独善其身?大学生形象扭曲实在是社会公德水平降低的恶果。

  (八)知识力量危机。大学生是公众知识的象征,大学生形象扭曲实际上就是知识形象的扭曲,这必然导致知识力量危机,知识就是力量这种信念如果产生危机,其危害难以估量。 初中辍学,职业高中不景气,大学生就业艰难等诸多现象已经暴露出人们对知识的信任危机。

  (九)社会秩序危机。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学生应该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如果这个中坚力量充实到阳光队伍中,那么社会发展必然更阳光,如果充实到黑暗队伍中,那后果难以想象。然而,大学生形象的扭曲实际上是让大学生难以走向阳光,这难道不让人忧心吗?

  (十)明天发展危机。今天,我们发展的不错,明天我们的发展靠谁,靠我们以新一代大学生为主流的青年来发展,大学生形象扭曲,我们明天的发展堪忧啊!

  以上论述,或许偏激,但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大学生形象危机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可怕的。(殷建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2-14 13:43:00

北大出台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 时间:2006年12月14日09:42

记者今天从北京大学了解到,该校将根据学生特点出台《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这是北大为规范研究生的学术行为,严明学术纪律,提高学术水平,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采取的一项措施。

按照该《规范》规定,研究生撰写的作为课程考核内容的平时作业和学期论文、向各种学术会议提交的论文、各种研究课题的研究报告、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毕业论文或提交答辩的学位论文,都属于被规范的范围。

  《规范》规定北大研究生不得有以下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行为:编造、篡改研究成果、实验数据或引用的数据资料,隐瞒不利数据用于伪造创新成果,摘抄他人著述而不加以注明等抄袭、剽窃行为,请他人代写学位论文或学术论文,提供虚假论文发表证明,向研究资助人谎报研究情况,发表论文时未经别人同意使用别人署名,伪造或涂改相关专家的推荐信、鉴定评阅意见,不如实报告学术经历、学术成果,承担助教、助研、助管工作中以职谋私,违反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以不正当手段干预和影响与研究生学习研究相关的成绩评定、评奖、评优、论文评阅及答辩等活动。

  据介绍,该《规范》适用于北大的研究生、在职攻读学位人员及同等学历申请学位人员。

这也算得上是一种措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