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1693 5
2011-11-21
一个月前有朋友问我,什么时候中国房价能够真正见回落。我给他的回答是,什么时候银行放开贷款限制,那个时候就是房价回落,真正走向见底的标志。

其实这个预言和现在的房地产政策并不相悖,最近看了《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中对房地产价格预测的章节,觉得很有共鸣:“本轮房地产的深度调整在本质上是政策调控的产物,将以经营策略与价格调整为核心,它不是资产负债恶化型的调整,导致房地产企业资金压力加剧和部分杠杆化过高的激进型开发企业陷入流动性危机。不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和全面抛售,更不会引起经济的硬着陆。
  预计明年2季度地方ZF可能以“暗度陈仓”的方式采取松动策略。整体看,地方财政对于土地的依赖以及9%的经济增长社会约束线决定了本轮房地产调整的幅度不会超过25%,3季度中央ZF可能逐步放松“限贷”,然后放松“限购”,但房地产下行的惯性决定了全面回落是明年房地产调整的基本模式。”

个人观点,中国出现因为房地产泡沫破裂而产生经济危机的可能非常微小。基于对有文献记载的全球近百场经济危机的调研,我们不难发现经济危机的产生必然有一种信用泡沫孕育模式在支撑。中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的接盘者并不是房地产研发部门,绝大多数房地产资源都被居民以实体方式购买,只要没有出现国内大量失业的情况,银行系统贷款呆坏账剧增的局面就不可能发生。而在去年以来,严控银行信贷门槛的手段已经让这个风险被国有商业银行有效规避,所以产生信用泡沫孕育模式的基础便不存在。另一方面,在居民游资层面,只有那些有信贷产生的地区才会发生金融风险,我们发现在温州等地区,中小企业之间的信贷使得该地区地下钱庄迅猛发展,对于国家来说,房地产泡沫挤出,并不是一件坏事,倒是对于那些游离于政策之外的游资是一个不得不规制的大麻烦,通过调控,地下游资成了去年房地产信贷链条的主要支撑,但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链条正在经历一次生死洗礼。而房地产的价格只要不再环比上涨,地下钱庄资金链条断裂的局面就是不可逆的事实。前半个月看到新闻的时候,感觉很为南方的游资心酸,但是这是整体宏观调控必然的结果,而所谓的游资与地下钱庄,恰是被国家经济体系整体战略所不容的脱媒的部分,从这些新闻我们可以断言,其实这个国民经济最大的隐患即将面临的命运。

基于上面对于国有和私有两大资金链条的观察,我们发现中国房地产泡沫主要集中在游资比较密集的区域,从而一旦这个泡沫爆发,受到影响的也仅仅是灰色经济的部类。这与某些朋友所预言的全面崩盘相去甚远。另一方面,中国国内已有的信贷链条主要集中在那些有工作有保障的社会人群的房贷按揭中,所以,原则上只要不出现大规模的失业浪潮,就不会出现房地产泡沫风险。而大规模的失业浪潮,其实就一个以ZF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言,恐怕也是不容易出现的。

那么就房地产的真正拐点什么时候出现,我的意见是,一旦银行开始放宽对房地产贷款的信贷限制之时,就是房地产整体泡沫破裂以至于房价开始下跌的时刻。这个预期是基于对于房地产泡沫本质的认识。在一个环绕着保障性住房两千个亿,信贷环境逐渐恶化的房地产开发环境下,吹起一个泡沫的成本远高于一般欧美国家房地产泡沫的产生。而一旦下半年国家开始放松信贷,我说的是真正市场化的信贷机制,就是房地产利润预期破灭以至于经济拐点出现的标志。因为信贷放开,就意味着银行已经预见到房屋的价格上涨预期已经接近尾声,从而通过灵活的市场机制来激活遭受重创的房地产市场,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得整个市场对于房地产价值增长的预期进一步恶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1-22 16:16:01
逻辑有问题。信贷放宽开发商就得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3 06:42:15
这是个多重博弈后的结果。

如果你只盯着开发商看,那么房贷放开当然是解救了这批人。不过从一个整体的宏观格局来看,我们会发现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银行。作为国有垄断行业,银行什么时候让自己吃过亏了?虽然我们把银行视为国家的政策执行部门,但是实际上银行所起的作用是对特定集团的利益服务。

第二、市场。第二个主体显然是市场,如果市场处于正常状态,房地产价格会暴涨么?我们知道中国房地产价格连续近二十年古井无波,所以这轮价格上涨是和国外经济冲击有关的。

第三、投资。既然银行是个理性主体,他就不可能以亏损的方式主动执行不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经济活动。换言之,只有国家让银行亏损银行才会向那个方向走,如果国家没有指令,银行不会向明显亏损的领域投入任何潜在的资金。这就有类于既定规则下的游戏……【明天继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5 11:22:56
政治不同,文化不同,那些模式都不合适,适合自己的才是合适的,其实没必要谈什么模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5 15:19:23
银行放宽信贷 可不仅仅因为房价预期到底
而是为保证经济增长 保证就业
楼主的分析片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6 20:34:36
也许吧,我更多把中国银行看做一种利益集团而不是简单的国家政策工具。

新近有鄂尔多斯的鬼城风波,我想问,如果是鄂尔多斯地区的银行集团,现在看到楼市崩盘,他们会不会放开当地的信贷规模呢?答案一定是否定的,这不仅是国家政策的使然,更加因为投资预期的不确定性。但是反过来说,这种不确定性不正是因为银行业旁观而带来的灰色经济膨胀的结果么?

所以,从本质上说,对信用的把握是预测未来的关键,如果真的银行放开了信贷规模,一定是因为银行业已经坐实了经济大底的市场预期。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楼市价格低点的市场信号就是银行放开信贷。当然,另一个说法是当信贷被放开,资本的恶兽又将重新席卷中国大地,这个说法也不能说不正确。但恶兽是否会回来,还是取决于市场本身的预期结果。所以,我们应该看到,即使再度放开信贷水平,国内市场也不会因为投机活动再度炒热房地产市场,因为投资是一种不可复制的理念,失去一次机会的经济环节,下一次轮回还需要更长的等待时间。

黄金、楼市都已经过时,那么眼下最可能成为第三轮热炒题材的无疑将局限在医疗和社会保障层面,如果我没猜错,当银行信用放开后,第一支被炒起来的概念将是又一个脑白金的传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